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拥炉

标题包含
拥炉
俗客敲门以病辞,拥炉时复撚吟髭。 雀栖梅日印孤影,蛛去簷风吹断丝。 旧友渐稀增感慨,良辰易过莫寻思。 六年世态看差熟,惟有青山无变姿。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善珍,字无垢,俗姓李,号雪窦,又号雪窦山人。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和僧人,主要活动在浙江一带。 释善珍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他长大后,曾担任过地方官员,但由于对...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普通客人敲门说因生病不能来,围着火炉时又抽动着胡须吟诗。麻雀在梅花上栖息投下孤独的身影,蜘蛛离开屋檐后风吹断了蛛丝。旧朋友们渐渐疏远增加了很多感慨,美好的时光容易过去不需过多思考。六年来看透了世间百态,只有青山依旧没有改变模样。
去完善
释义
1. 俗客敲门以病辞:意思是客人来访,因身体不佳而以病为由谢绝了访客。 2. 拥炉时复撚吟髭:拥炉,抱着炉子取暖;撚,捻须沉思的样子;吟髭,诗人的胡须。这句话表达的是诗人不时地抱着炉子取暖、捻着胡须思考诗句。 3. 雀栖梅日印孤影:描写冬日麻雀在梅花枝上休息的情景,"印孤影"暗示诗人孤单的身影。 4. 蛛去簷风吹断丝:屋檐下蜘蛛网被风吹破的景象。 5. 旧友渐稀增感慨:随着时光流逝,与昔日好友的交往越来越少,这增加了诗人的感慨。 6. 良辰易过莫寻思:美好时光容易逝去,不必太过惋惜留恋。 7. 六年世态看差熟:在这六年的时间里,诗人观察并熟悉了世间的各种人情冷暖。 8. 惟有青山无变姿:只有那青山,依然保持着恒常不变的姿态。
去完善
赏析
《拥炉》是南宋诗人释善珍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冬天闭门谢客,独自拥炉取暖、吟诗的情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世事变幻的感慨和对永恒自然的向往。 首联“俗客敲门以病辞,拥炉时复撚吟髭”,诗人以生病为借口拒绝访客,独自围炉取暖,不时地捻着胡须吟咏诗歌。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颔联“雀栖梅日印孤影,蛛去簷风吹断丝”,诗人观察到麻雀在梅花下栖息,留下了孤独的影子;蜘蛛离去后,屋檐下的风吹断了蛛丝。这一联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颈联“旧友渐稀增感慨,良辰易过莫寻思”,诗人感叹旧友渐渐疏远,美好的时光容易流逝,不必再去追寻。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时光的感慨,以及对现世的超脱态度。 尾联“六年世态看差熟,惟有青山无变姿”,诗人回顾过去的六年,看到了世间百态的变化,唯有青山依然屹立不变。这一联传达了诗人对永恒自然的向往,以及对世事变幻的无奈。 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世事变幻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永恒自然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拥炉》是宋代诗人释善珍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140年至1200年间,即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 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社会动荡、民族矛盾激化的历史阶段。金兵南侵,北宋灭亡,南宋建立,战乱频繁。然而,这一时期的文化却呈现出繁荣的景象,诗歌、散文、绘画等艺术形式都有所发展。许多文人在乱世之中追求精神的解脱和心灵的慰藉,纷纷投入到佛门之中,寻求内心的平静。 释善珍作为一位僧人诗人,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感悟力,创作了许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人生感慨的诗篇。这首《拥炉》便是其中一首佳作。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冬日里围炉取暖的描述,表达了对于故乡亲人的思念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