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崇福肇老
兄主两山,无顷刻暇。
踆踆走俗,类古普化。
人始不识,睢盱猜讶。
徐察情真,有朴无诈。
翕然同声,真本色者。
未几废宇,耽耽大厦。
昔瓶无粟,今廪多稼。
松弯易地,筋力已谢。
犹命肩舆,日谒百舍。
车殆马烦,途远将夜。
一身破甑,万事飘瓦。
追惟何及,抚事悲咤。
飞书别我,历举昔话。
云何良友,天不少借。
一香永诀,老泪盈把。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兄长主宰两座山头,一刻都没有休息的机会。每天匆忙奔波于世俗事务,就像古代的普化禅师那样。人们刚开始见到他时,都好奇地瞪大眼睛猜测惊讶。慢慢地观察他的真情,发现他朴实无华并无欺诈。大家逐渐认同他的真心本性。没过多久,他的事业有了突破,从荒废的房子变成了富丽堂皇的大厦。过去的瓶子空空如也,如今粮仓满溢稻谷。松树由弯曲变得挺直,但他的体力已经不再旺盛。他还是要求轻便的交通工具,每天前往各地拜会。车马疲劳,路途遥远,即将进入黑夜。这一生破碎的瓦罐,万事都像随风而逝的碎片。回忆过去,让人感叹万千。他从远方寄来书信,一一叙述曾经的往事。他说他是我的好友,老天没有给予我们更多的机会相聚。那一次的告别成了永远的诀别,我在暮年之时不禁泪流满面。
去完善
释义
1. 兄主两山:以兄弟情谊主管两地事务。
2. 无顷刻暇:形容工作繁忙,没有片刻闲暇。
3. 踆踆走俗:忙碌地行走于世俗间。
4. 类古普化:像古代的菩萨那样,普度众生。
5. 人始不识:刚开始人们并不认识他。
6. 睢盱猜讶:形容人们带着疑惑的眼光观察他。
7. 徐察情真:慢慢地了解到他的真情实意。
8. 有朴无诈:真诚而不欺诈。
9. 翕然同声:众口一词,一致称赞。
10. 未几废宇:没过多久,破旧的房子。
11. 耽耽大厦:宏伟的高楼大厦。
12. 昔瓶无粟:过去连瓶子里都没有米。
13. 今廪多稼:现在粮仓里有许多粮食。
14. 松弯易地:松树都因为年代久远而变得弯曲,形容时间流逝。
15. 筋力已谢:体力已经衰退。
16. 犹命肩舆:仍然让人抬着轿子。
17. 日谒百舍:每天拜访很多人家。
18. 车殆马烦:车和马都已经疲惫不堪。
19. 途远将夜:路途遥远,天色渐晚。
20. 一身破甑:指一个人破碎的生活。
21. 万事飘瓦:所有事情都像飘落的瓦片一样无法把握。
22. 追惟何及:回忆起来后悔莫及。
23. 抚事悲咤:想起往事不禁悲痛。
24. 飞书别我:写书信告别。
25. 历举昔话:详细列举过去的经历。
26. 云何良友:怎么能说他是好朋友呢?
27. 天不少借:命运对他的眷顾太少。
28. 一香永诀:燃起一炷香与他永远告别。
去完善
赏析
《祭崇福肇老》是一首悼念友人、感叹人生无常的诗。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亡友的生前身后事,表达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无尽哀思。全诗结构紧凑,语言质朴,意境深远。
首联描述了亡友生前忙碌的身影,他为了生活奔波劳碌,如同古代济世救人的高僧。颔联表现了人们对他的误解和猜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认识到他的真诚与朴实。颈联中,诗人通过众人齐声称赞亡友的品质,体现了其人格魅力。
在接下来的几联,诗人详细描绘了亡友一生中的变化。曾经一无所有,如今富甲一方;曾经身强力壮,如今却已衰老不堪。然而,尽管岁月沧桑,亡友依然坚持着信念,每日奔波不息。诗人用“一身破甑,万事飘瓦”来形容亡友的悲惨命运,表达出对他的同情与悲痛。
在尾联中,诗人回顾了与亡友的往事,感叹时光无情,逝者如斯。同时,诗人通过写寄给亡友的信笺,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和无尽哀伤。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祭崇福肇老》是南宋时期释善珍所作。释善珍在年轻时曾经热衷于科举考试,但多次不第,后来放弃了功名,出家为僧。在他所处的时代,正是宋朝的后期,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在这样的背景下,释善珍选择遁入空门,以寻求心灵的慰藉。
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祭祀崇福肇老来表达自己对前辈的敬仰之情。崇福肇老是释善珍的前辈,也是一位高僧,他在佛学研究上有很高的造诣,对释善珍的影响很大。在诗中,作者表达了对崇福肇老的怀念和感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人生的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