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首夏

标题包含
首夏
首夏山中风物和,不妨老子小婆娑。 竹亭晴坐燕泥少,花迳晓行蛛网多。 云表危峰干北斗,道傍古树识东坡。 匡庐深处堪归隠,岁月澜翻奈老何。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善珍,字无垢,俗姓李,号雪窦,又号雪窦山人。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和僧人,主要活动在浙江一带。 释善珍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他长大后,曾担任过地方官员,但由于对...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初夏山间风景美,正好与妻尽情游。 竹亭晴坐鸟声少,花径晨行蜘蛛多。 云端险峰遥指北斗,路旁古树疑是东坡。 庐山幽深正宜隐居,岁月如梭奈我何。
去完善
释义
1. 首夏:指初夏。2. 老子:老年男子的自称,这里诗人自指。3. 小婆娑:偶尔喝一点酒,略微有点醉意的样子。4. 竹亭:竹子搭建的凉亭。5. 花迳:花朵盛开的林间小径。6. 云表:云层之上。7. 危峰:险峻的高峰。8. 北斗:即北斗七星。9. 道傍:路旁。10. 古树:古老的树木。11. 东坡:诗人苏轼被贬黄州时,曾躬耕于东坡,后人常以“东坡”代指他。12. 匡庐: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的庐山,以奇秀闻名于世。13. 澜翻:波涛翻滚,这里借指时光的流逝。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首夏”为题,描绘了初夏时节山中风光和诗人悠闲自得的生活情景。首联点明时令和地点,表现了诗人在山中风物中的从容自在。颔联通过对竹亭、花径的细节描绘,展现出一派宁静祥和的景致。颈联则以遥望云端的高峰及路旁的东坡古树,抒发怀古之情。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庐山深处的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光的感慨。整首诗风格清新,富有生活气息,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首夏》是宋代诗人释善珍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具体创作时间为公元960-1279年间的宋朝时期。此时正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唐宋八大家”的鼎盛时期,文人墨客们纷纷以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对人生、自然的感慨和思考。 在释善珍生活的时代,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农业生产得以发展,文化艺术繁荣,人民生活富裕。然而,这一时期的官僚体制日趋腐败,民间疾苦时有发生,这使诗人对现实生活产生了深深的忧虑。在这样的背景下,释善珍以《首夏》为题,通过对初夏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现实世界的忧虑。 诗人在诗中写道:“谷雨江南雁信稀,林间鸦噪暮鸦飞。山家不怕晴犹雨,笋树生肥过蕨薇。”这是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描述,表现了初夏时节江南地区的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诗人的目光并不仅限于自然风光,他还关注到了社会现实中的问题,如官僚腐败、民生疾苦等。诗人通过这首《首夏》,传达了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批判精神。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