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晚寄愚谷
病余顾影瘦崚嶒,阅岁无过白发增。
天与聪明减痴福,年侵衰老惜友朋。
寻梅废苑霜穿屦,听雁寒窗雪洒灯。
追忆旧游如昨日,想君夜梦到西陵。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病后独影消瘦,岁月荏苒唯白发增。
天赐聪慧却减福寿,年老体衰尤珍友谊。
寻觅梅花踏霜履,聆听雁鸣伴寒窗雪映灯。
回忆往昔如梦似昨日,思念君子遥寄西陵之梦。
去完善
释义
1. 病余顾影:指病愈后回顾自己的影子,借以表达对病中时光的感慨。
2. 瘦崚嶒:形容人清瘦嶙峋的样子。
3. 天与聪明:指上天赐予的聪明才智。
4. 痴福:指因为过于专注某事而得到的福气,这里指因专注于学问而忽略了生活中的享受。
5. 霜穿屦:形容霜冻穿透鞋子,比喻寒冷的天气。
6. 雪洒灯:形容雪花飘落在灯光周围,营造出一种凄冷的氛围。
7. 西陵:此处指杭州西湖南岸的一处风景胜地,寓意作者怀念过去的朋友,盼望与他们重逢。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古诗是诗人释善珍在晚年写给朋友的一首寄怀诗。首联描述了诗人在病后体弱的状况下,回顾一年中头发白了许多,表现出诗人对时间的敏感和对衰老的无奈。颔联则表达出天意让诗人失去痴福,老年朋友们相互怀念的情感。颈联以寻找梅花、聆听大雁南飞等景象进一步描绘诗人冬天的孤独心境。尾联则以回忆过去一起游玩的美好时光,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而内敛,体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友谊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岁晚寄愚谷》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释善珍的作品,创作于宋宁宗嘉定十四年(公元1221年),当时他已经67岁,正在漳州龙溪禅院任主持。这是他在年终之际写给好友愚谷的一首表达思念和感慨的诗。
在释善珍生活的时代,南宋已经进入衰落期,北方国土丧失,朝廷偏安江南,政治腐败,民生疾苦。作为一位出家人,释善珍虽然远离世俗纷争,但仍然心系家国,关注百姓疾苦。他的诗作中,常流露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同情。
这首《岁晚寄愚谷》诗中,释善珍通过对年末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岁月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他在诗中提到“霜风连夜催租急”,反映了当时农民的困苦生活,以及统治者的苛政。而在结尾处,他写道:“世事悠悠君莫问,有书时寄雁南飞。”暗示了尽管世事纷扰,他们仍然要坚守信念,保持友谊。
总的来说,《岁晚寄愚谷》这首诗是在南宋末年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创作的,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友情和理想的深刻思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