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春
门外柳花过,似予飘泊身。
吟高妨定衲,客久羡归人。
无药可医俗,有钱难买春。
山中旧同伴,招隠寄书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门前柳树上的花飘过,如同我漂泊不定的生活。
吟诗过高可能会妨碍我平静的心,长久做客让我羡慕起那些回家的人。
没有药物可以治疗庸俗,有钱也难以买到春天的美好。
山中的老朋友们,频繁地邀请我去隐居,寄托我的书信。
去完善
释义
《莫春》: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春日忆李白》一诗中有"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之句,其中“莫春”二字典出于此。
"门外柳花过,似予飘泊身。"中的"柳花"指的是柳树开的花。
"吟高妨定衲"中"定衲"是佛教用语,指僧人的袈裟,这里借指僧人。"吟高"是形容诗歌的高尚。整句意思是:我念着高尚的诗歌可能会妨碍到那些僧人。
"客久羡归人"中"归人"指的是回家的人。这句的意思是:作为旅客在外面待久了就会羡慕那些回家的人。
"无药可医俗,有钱难买春。"中"医俗"是医治世俗烦恼的意思。"买春"有寻春、找乐子的意思,这里用"买春"一词是为了表达即使有足够的钱也无法买来真正的快乐。
"山中旧同伴,招隠寄书频。"中"招隠"是指招致隐居的人,这里表示邀请友人一起隐居。整句意思是:山里的旧朋友们常常寄来邀请信,要我一同去山里过上隐居的生活。
去完善
赏析
《莫春》是南宋诗人释善珍的一首五言律诗。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门外的柳絮飘散的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漂泊不定的心情。诗人用“吟高妨定衲,客久羡归人”这两句来表达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以及长久离家的无奈和思乡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无药可医俗,有钱难买春”来表达自己对世俗的不满和对春天的向往。最后,诗人以“山中旧同伴,招隠寄书频”收尾,表达了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隐居山林的美好愿望。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景象以及诗人的情感变化,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世界的厌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莫春》是南宋诗人释善珍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暮春时节对自然景色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
首先,从诗歌创作的时间来看,这首《莫春》应该是在南宋时期完成的。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即唐宋之交。宋朝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开启了新的历史篇章。在这个时期,文学、艺术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如苏轼、辛弃疾等著名文人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
其次,从诗人的生活际遇来看,释善珍作为一位僧人,他的人生经历可能与普通文人的有所不同。他的生活更多地关注佛教教义和修行,而非世俗的功名和利禄。然而,作为一名文人,他在诗歌创作上有着很高的造诣,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出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
最后,从时代背景来看,南宋时期,中国正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虽然国家仍然面临着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但在内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繁荣。这种氛围为诗人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同时,佛教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发展,成为了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释善珍的诗作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特点。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