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智愚谷

标题包含
寄智愚谷
袖里明珠思暗投,衰颓未敢学伊优。 座谈宁受鬼擘口,舟滞不嫌风打头。 凤去麟亡千载远,蜗争蚁鬭几时休。 百年等死分前后,说与髯兄一笑不。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善珍,字无垢,俗姓李,号雪窦,又号雪窦山人。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和僧人,主要活动在浙江一带。 释善珍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他长大后,曾担任过地方官员,但由于对...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握在手中的宝珠暗自投掷,年纪老迈不敢模仿那个讨厌的人。宁愿在聚会中被恶鬼撕咬,船只停滞也不嫌弃风吹头。凤凰和麒麟早已远去千年,蚂蚁争夺什么时候能停下来呢?寿命有限注定会有前后之分,跟那位大胡子兄弟一笑而过吧。
去完善
释义
1. 智愚谷:此诗作者好友,为具体人物名称; 2. 袖里明珠:出自成语“袖里藏金”,意为暗地里收藏贵重的东西。这里指有价值的信息或才华; 3. 思暗投:表示考虑是否将某物暗中投入或展示; 4. 衰颓:指精神萎靡不振; 5. 伊优:指戏剧中的丑角; 6. 座谈宁受鬼擘口:意指在公共场合中宁愿被鬼怪攻击,表达出一种坚持原则、不畏艰难的精神风貌; 7. 舟滞:船只暂时无法行进的状态; 8. 风打头:风吹拂在船头,比喻旅途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9. 凤去麟亡:引用古代传说,形容稀世珍宝的消失; 10. 蜗争蚁鬭:即“蜗牛角上争何事”,出自唐代杜甫的诗《赠卫八处士》,意为无意义的争吵; 11. 百年等死:死亡迟早会降临,人们在其间活着的时间都是等待死亡的到来; 12. 髯兄:对成年男子的尊称,这里特指智愚谷。
去完善
赏析
《寄智愚谷》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面对世事纷扰时的心境和态度。诗人以“明珠”比喻自己的才华和智慧,却感叹没有知音可以欣赏和接纳。在衰老之际,他并没有选择向命运妥协,而是坚守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 诗歌第二句中,“伊优”是晋朝文学家阮籍的绰号,意为“无为而治”。这里诗人表示自己虽然衰老但并未完全放弃抗争,用充满讽刺的口吻表达出自己不愿随波逐流的精神风貌。 第三、四句则通过讲述自己在座谈场合和舟船停滞时的两种心境,表现了诗人对外界的复杂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在座谈中,他宁愿倾听鬼魅的声音也不愿迎合世俗;在舟船滞留时,他坦然面对风雨,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定的信念。 接下来的诗句则揭示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人世的洞察。他感叹凤凰和麒麟这些美好的事物已经远离人间,转而关注那些为了名利纷争不休的人们。诗人对此感到痛心疾首,但又深感无力改变。 在诗的结尾,诗人用一个轻松的玩笑,与自己想象中的朋友分享人生感悟。这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态度,实则是对生活中种种困境的深刻揭示。诗人以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死,同时也传达出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智愚谷是宋代诗人释善珍所著的诗歌。创作于南宋末年,诗人在这一时期以禅僧的身份游历各地,生活漂泊不定。在寄智愚谷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寻求精神寄托和超脱现实的渴望。 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南宋政权岌岌可危之际,社会动荡不安。然而,此时禅宗文化在江南地区却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传播,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禅寺和禅师。在此背景下,释善珍作为一位有才华的僧人,积极投身于文学创作和禅宗修行,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和对未来的期许。 寄智愚谷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智慧与愚钝的思考,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感慨。诗中,他表达了对智愚谷这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的向往,希望自己能够在这个地方找到心灵的慰藉。这种情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禅宗文化对个人修养和精神层面的重视。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