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颜倅之江西

标题包含
送颜倅之江西
槛外江流知几霜,烦君著语吊滕王。 琴中谁识啼乌曲,酒后任称司马狂。 阁序尚留唐篆刻,剑光何预晋兴亡。 此行遍览遗踪了,历有征书出建章。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善珍,字无垢,俗姓李,号雪窦,又号雪窦山人。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和僧人,主要活动在浙江一带。 释善珍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他长大后,曾担任过地方官员,但由于对...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站在门槛之外,看那江水翻涌,历经了多少风霜。请您在滕王阁题诗,以此悼念那个曾经的辉煌。琴声中,又有谁知道那悲泣的乌啼之曲?醉酒后,放诞不羁如司马狂才是我真实的模样。楼阁中尚留着唐朝的文字篆刻,而那些剑光却早已与晋朝的兴衰无关。此次之行已遍览了所有古迹,但历史记载还在建章宫内不断涌现。
去完善
释义
1. 槛外江流:指滕王阁外的赣江水,此处用以描绘自然景色,象征时间的流逝。 2. 知几霜:“几霜”表示经历了几次秋天,这里表示时间的流逝。 3. 烦君著语:麻烦您写几句诗来悼念滕王。 4. 吊滕王:对滕王表示哀悼。 5. 琴中谁识啼乌曲:谁会弹奏那表达悲哀的曲子?这里是作者感慨世道沧桑,无人了解这种哀愁。 6. 酒后任称司马狂:饮酒后随意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 7. 阁序尚留唐篆刻:滕王阁序还保留着唐朝时候的雕刻,这里表示滕王阁的历史悠久。 8. 剑光何预晋兴亡:刀剑的光芒与晋朝的兴亡有何关系呢?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争与历史的思考。 9. 历有征书出建章:建章是西汉时期长安城的皇宫,这里表示朝廷不断有征用人才的通知发布出来。
去完善
赏析
首联:“槛外江流知几霜,烦君著语吊滕王”。诗人以槛外的江水喻示岁月的流逝,同时也表示送别的心情。同时提及滕王来表达对滕王楼的怀古之情。 颔联:“琴中谁识啼乌曲,酒后任称司马狂”。这里借用了古代名人的典故。“啼乌曲”取自《乌夜啼》琴曲,表现出诗人的才情;而“司马狂”则是对诗人酒后的放纵形象描绘。 颈联:“阁序尚留唐篆刻,剑光何预晋兴亡”。这里用“阁序”代表滕王阁的诗篇,表现了唐朝的文化繁荣;“剑光”寓意武装战斗的象征,与“晋兴亡”的战争历史相对照,表现历史的沧桑。 尾联:“此行遍览遗踪了,历有征书出建章”。表达诗人期望朋友能全面了解滕王阁的历史遗韵,并且期待他写出深入人心的诗篇。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送颜倅之江西》是南宋时期诗人释善珍所作。释善珍(1168-1244),字无猗,号笑隐,俗姓孙,世居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在宋宁宗嘉泰二年(1202年)出家为僧,法名善珍。诗人在年轻时因战乱离乡背井,后归于佛门,其诗作多感慨世事、寄寓怀抱。这首《送颜倅之江西》便是其中表达离别之情的一首诗。 在公元1227年左右,也就是宋理宗时期,颜倅即将离开故地前往江西任职。此时正值金朝入侵中原之际,社会动荡不安。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诗人为颜倅的离别感到忧虑和担忧。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友人前途命运的关切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