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忠献堂诸官韵

标题包含
和忠献堂诸官韵
魏王为将过颇牧,转佐功高萧相国。 洗光日毂上天衢,海宇竦瞻如立鹤。 定储不用招四老,知公狐鼠视产禄。 青苗一疏更奇伟,时宰喙硬心愧服。 当时元老不在廷,中外知非宗社福。 至今荒棘没铜驼,志士泪尽以血续。 故祠金貂色已暗,英风可扫炎海酷。 尚想乔岳初降灵,凤采龙文照山麓。 闻孙来补翁祖处,玉题绣井新前躅。 落成举杯文字饮,高台何必糟丘筑。 百年往事陵谷改,故国苍然但乔木。 公归补衮居上前,谏草家藏皆可覆。 才如苏梅宇内少,流落应怜犹未复。 晓枝蝶閙不足云,晚节要看秋圃菊。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善珍,字无垢,俗姓李,号雪窦,又号雪窦山人。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和僧人,主要活动在浙江一带。 释善珍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他长大后,曾担任过地方官员,但由于对...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魏王原本想要做将领,后来却成为了国家的重要辅佐者,就如同萧相国一样立下赫赫战功。 他的名声如同太阳照亮了天空,人们敬慕他就像看到仙鹤站立。 他稳定了国家的基础,并不需要请四位贤人来帮忙,所有人都知道他对国家和人民的贡献超过了名利的追求。 他在农业改革方面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使得国家更加强大,连当时的宰相都对他敬佩不已。 当时朝廷里没有真正的人才,全国上下都知道这并不是国家的福气。 如今已经过去了很多年,那些曾经的故事和人物已经被遗忘,只留下了志士们的眼泪。 那座纪念他的祠堂已经有些破旧,但他的精神依然可以扫除一切困难。 我们怀念那位伟大的人物,他的才华和品德就像凤凰和龙一样宝贵。 听说他的子孙现在也在这里生活,他们的才华和能力都像他们伟大的祖先一样出色。 庆祝这座建筑完工的宴会上,我们可以一边喝酒一边欣赏优美的文字,这样的快乐并不比建造一座高台差。 百年的时光过去了,许多事情都已经改变,但是我们的国家还在,只是更加繁荣。 他希望回到朝廷为国家出谋划策,他的忠诚和对国家的热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像苏轼和梅尧臣那样的人才很少,我们应该珍惜这些人才,让他们发挥更大的作用。 春天的时候看蝴蝶在枝头飞舞,秋天的时候看菊花在花园中盛开,这都是生活中的美好时刻。
去完善
释义
1. 魏王:指五代十国的周世宗柴荣,他在位期间被称为魏王。此处用来比喻北宋时的名将韩琦。 2. 颇牧:李牧和王霸的并称。两人皆赵国名将,擅长防御战争,因此此处以二人代指防守战事的名将。 3. 转佐:改变辅助的对象。这里指韩琦从魏王变为萧相国的助手。 4. 洗光日毂:形容光明四射的太阳。洗光,光芒之洁;日毂,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驾车。 5. 海宇竦瞻:天下百姓敬仰其风采。海宇,四海之内;竦瞻,敬仰仰慕。 6. 立鹤:成年的鹤,此处以立鹤比喻威仪出众的人。 7. 定储:确定太子人选。这里指皇帝决定皇位继承人。 8. 四老:指传说中的四个隐士,分别为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他们避秦而隐居于商山,合称“商山四皓”。 9. 知公狐鼠:对公卿大臣的判断洞察。狐鼠,古人认为狐狸和老鼠均能预知危险。 10. 青苗一疏:指苏东坡在任杭州知州时,针对农村青苗贷款的问题上疏陈述观点。 11. 时宰:当时的宰相。 12. 产禄:通过家庭财产获得官职。 13. 喙硬心愧:嘴上强硬但心里惭愧。 14. 元老:地位高且资格老的官员。 15. 中外:朝廷内外。 16. 荒棘:荒废丛生的荆棘。 17. 铜驼:用西晋时期洛阳铜驼街的典故,表达世事变迁、古迹荒废。 18. 志士:有抱负和志气的人。 19. 泪尽以血续:用泪水写就的历史。 20. 金貂:汉代侍中、中常侍等的冠饰,后用金貂借指公侯显贵。 21. 英风:英勇的风貌。 22. 乔岳:高山。 23. 降灵:降下神灵。 24. 凤采龙文:凤凰与龙的图案,代表高贵与尊严。 25. 山麓:山脉与平原交界的部分。 26. 闻孙:听闻孙子。这里指听说曾巩的后人来到祖父韩琦祠墓所在的地方。 27. 玉题绣井:描绘华美的院落景象。玉题,用玉石装饰的建筑部件;绣井,精美刺绣的屏风。 28. 前躅:指先人的足迹。 29. 文字饮:以诗文唱和为宴。 30. 高台:高楼。 31. 糟丘:酿酒剩下的糟粕堆积成的山丘,用于表示饮酒过度。 32. 陵谷改:山河变迁的典故。 33. 乔木:树干高大直立的树木。 34. 补衮:意谓劝谏君王改正过失,语出《诗经·大雅·烝民》:“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 35. 谏草:指劝谏皇帝的奏章草稿。 36. 家藏:家中收藏。 37. 可覆:可以掩盖、遮蔽。 38. 才如苏梅:才能如同苏轼和黄庭坚那样出众。苏梅,苏轼和黄庭坚的并称。 39. 流落:流离失所。 40. 晓枝蝶閙:早晨蝴蝶飞舞在树枝间的景象。
去完善
赏析
《和忠献堂诸官韵》这首诗是诗人释善珍在魏王麾下担任将领时所作。诗中赞颂了魏王的功勋卓著,同时以含蓄的手法讽刺了朝廷内部的腐朽与堕落。诗人通过描绘魏王的高尚品质及功业,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有志之士的期许。诗中的语言生动形象,情感真挚热烈,体现出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忠献堂诸官韵》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释善珍创作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200年至1250年之间,也就是南宋中晚期。在这个时期,宋朝面临着严重的内外交困:外有蒙古势力的侵扰,内有朝政的腐败和社会矛盾的激化。 释善珍在此时期出家为僧,并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人民生活的关心。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忠献堂的一次文人聚会,诗人在与诸位官员唱和的过程中,表达了他们对国事的关切之情。 在时代相关背景方面,南宋时期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较为繁荣。然而,由于政治腐朽和民族矛盾的加剧,使得这一时期的文人志士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产生了深深的担忧。在这种背景下,释善珍写下了这首富有忧患意识的诗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