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静江帅曾吏部
公掾富沙,来就师语。
少服师训,称公豪举。
后二十年,麾节煌煌。
老客辇寺,传公除郎。
桂联荆渚,朔风孔棘。
见公起家,大刀长戟。
冠弹复挂,印刻复销。
羡公枪榆,如抟扶摇。
如生马驹,不受控勒。
如钢百炼,愈不改色。
士不患才,患不身修。
修身既才,奚訾奚尤。
士挟一能,足以駴世。
公百其蕴,而不尽试。
私尝啧啧,叹公不逢。
公笑谓予,子何褊胸。
坟寺虚席,乃命扫洒。
曰子非我,子岂肯下。
感激怀人,慷慨受知。
愧无黄金,铸钟子期。
事与心违,公又仙去。
精灵地下,知予心事。
哭西州门,何必羊侯。
万事宛如,华屋山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公沙任富,拜访我请教。
早年蒙教导,称赞公英勇。
二十年后,威风仍在。
常住车辇寺,传播公声望。
荆州之桂,寒风凛冽。
见公复出,英气勃发。
冠带迭起,官印消失。
仰慕公器量,飞黄腾达。
犹如马驹,不可制服。
犹如百炼钢,永不褪色。
士人不愁才能,只担忧品行。
品行兼优,无人能诋毁。
士人专精一门,足以惊世。
公有百种才能,尚未穷尽。
暗自感叹,可惜公生不逢时。
公笑着对我说,您为何狭隘?
祭祀之地空缺,让我打扫。
若非我在,您怎会屈尊。
怀念故友,感激相识。
惭愧没有黄金,为您铸钟。
世事难料,公又离世。
阴间之神,了解我心。
痛哭于西州门,何必求那羊祜。
万事皆如,豪宅变山丘。
去完善
释义
1. 富沙:指福建沙县,今属福建省三明市。
2. 辇寺:指车辇经过的寺庙。这里指静江帅曾吏部在寺庙附近的老客寓。
3. 桂联荆渚:喻指静江帅曾吏部在广西桂林任官的事。
4. 朔风孔棘:指在寒冷的天气中更加艰难困苦。
5. 大刀长戟:指静江帅曾吏部的豪迈之举。
6. 冠弹复挂:指脱去乌纱帽后又重新戴上。
7. 印刻复销:指刻上名字的印章又重新磨去。
8. 羡公枪榆,如抟扶摇:比喻静江帅曾吏部有如盘旋而上的大鹏鸟。
9. 不受控勒:指不听从别人的控制约束。
10. 士不患才,患不身修:意指一个士人不需要忧虑他的才干不足,需要忧虑的是他自己品德修养是否够好。
11. 士挟一能,足以駴世:指一个人有一技之长,就能震惊世界。
12. 百其蕴:指有很多才能。
13. 坟寺虚席:指墓碑前的空座位。
14. 扫洒:指扫墓。
15. 感叹系之:指对人或事物的感慨之情油然而生。
16. 华屋山丘:意指曾经繁华的房屋已经变成荒芜的山丘。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颂了静江帅曾吏部的豪迈气概和英勇事迹。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对于这位英雄的敬仰之情。诗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揭示了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形象更加丰满立体。在表达情感时,诗人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使得诗作具有深刻的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祭静江帅曾吏部》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释善珍创作的悼亡诗。这首诗意境深沉,情感真挚,抒发了对曾吏部的悼念之情。从诗句“梦里关河咽战笳”可以推测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此时中原地区战乱不断,国家局势紧张。
在这一特殊时期,释善珍是一位关心民生、忧国忧民的诗人。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对友人的哀悼。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民族矛盾尖锐,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背景下,诗人深感忧虑,通过诗歌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许。
释善珍在诗中所悼念的曾吏部,很可能是一位与他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在相同的时期面临相似的困境,共同关注着国家的命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曾吏部的深切怀念,同时也折射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对国家前途的担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