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观文赵忠惠坟
公归兜率,局面屡变。
青云交绝,珠履客散。
白傅草堂,裴公经院。
僧定未起,樵柯将烂。
老鹤倦飞,不慕霄汉。
驽马恋主,非贪豆栈。
风雨忧愁,常占春半。
昔倚山岳,今悲露电。
语犹在耳,事不如愿。
病忆故乡,一筇易办。
受恩莫报,迟回眷眷。
入西州门,泪流被面。
知音永已,弦断琴爨。
袖香告辞,用写缱绻。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公归兜率,局面屡变:他回到了兜率天宫,世间的事态却多次转变。
青云交绝,珠履客散:曾经的达官贵人们断绝联系,曾经满座的高朋也离散了。
白傅草堂,裴公经院:白傅(白居易)的草屋和裴公(裴度)的书院。
僧定未起,樵柯将烂:僧侣还在禅定之中尚未起身,而砍柴的斧头都快腐烂了。
老鹤倦飞,不慕霄汉:老去的鹤厌倦了飞翔,不再向往天空的广阔。
驽马恋主,非贪豆栈:劣马眷恋主人,并不是贪图粮仓里的豆子。
风雨忧愁,常占春半:风风雨雨的忧愁中,春天常常占据了半边时间。
昔倚山岳,今悲露电:过去依赖着高山,现在却悲伤于像露水和闪电般短暂的人生。
语犹在耳,事不如愿:话音还在耳边,事情的发展却往往不如人意。
病忆故乡,一筇易办:在病痛中思念故乡,只需要一根竹杖便能轻易地抵达。
受恩莫报,迟回眷眷:接受了恩情却无法报答,怀着深深的挂念在心头徘徊。
入西州门,泪流被面:走入西州门(象征死亡的寓意),泪水流满面颊。
知音永已,弦断琴爨:知音早已离去,琴弦断尽,火烧琴身。
袖香告辞,用写缱绻:带着袖中的香气告别,以此寄托我深深的情意。
去完善
释义
1. 公归兜率:此处指的是赵忠惠的逝世。兜率,指“兜率天”,佛教中的天宫之一,亦被认为是弥勒菩萨的住处。
2. 局面屡变:形容世事变幻无常。
3. 青云交绝:旧时以青楼为风月场所,此指与赵公的风流雅士之交断绝。
4. 珠履客散:出自《史记·春申君列传》,此处指往日高朋满座的景象不再。
5. 白傅草堂:白居易曾做《草堂记》描述他的草堂生活,这里借指赵忠惠生活的简朴环境。
6. 裴公经院:唐代大臣裴度修建过福先寺,借指赵忠惠治理过的书院。
7. 僧定未起,樵柯将烂:描绘寺院宁静的景象,意指时光流逝。
8. 老鹤倦飞:比喻赵忠惠晚年清心寡欲的心境。
9. 驽马恋主: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意为忠诚于主人,此处赞美赵忠惠的品质。
10. 风雨忧愁,常占春半:意为在生活中的忧虑愁苦占据了大好春光的一半。
11. 昔倚山岳,今悲露电:喻指赵忠惠过去的权威地位,现已离世而化为虚无。
12. 语犹在耳,事不如愿:表达对赵忠惠逝世的惋惜之情。
13. 病忆故乡,一筇易办:因病思乡,拄杖还乡是容易实现的愿望。
14. 受恩莫报,迟回眷眷:受到恩惠却无法报答,表达了心中的遗憾。
15. 入西州门,泪流被面:西州,古九州之一,此处以代指安葬赵忠惠的地方。
16. 知音永已,弦断琴爨:表示失去了一位知音,再也无人共同弹琴作诗。
17. 袖香告辞,用写缱绻:辞别时以袖中藏香相赠,以此寄托难以言表的深厚感情。
去完善
赏析
《辞观文赵忠惠坟》是南宋诗人释善珍的作品,这是一首悼念诗人的诗歌。诗中描述了赵忠惠去世后的情况以及诗人对他深深的怀念之情。全诗以景喻人,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对赵忠惠的敬仰和哀痛。
首联“公归兜率,局面屡变”,意为赵忠惠离世升天,人世间的世事沧桑不断变化。颔联“青云交绝,珠履客散”,描绘了赵忠惠的生前身后,昔日的显赫地位已经消逝,那些曾经围绕在他身边的权贵们也离他而去。颈联“白傅草堂,裴公经院”,用白居易和裴度的典故比喻赵忠惠生前的才情与成就。
接下来的几联则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赵忠惠离去后的寂寞和萧条。其中“老鹤倦飞,不慕霄汉”描绘出赵忠惠晚年倦于功名,追求宁静的心境;“驽马恋主,非贪豆栈”则表现了他的忠诚和对故主的眷恋。
接下来的几联又转为悲伤和惆怅的情绪。“风雨忧愁,常占春半”暗示了诗人心中无尽的忧虑和悲伤。尾联“知音永已,弦断琴爨”表达了失去知己的悲痛,以弦断琴爨象征失去了赵致远的理解和支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辞观文赵忠惠坟》是宋朝诗人释善珍创作的一首哀悼诗,以表达对赵观文忠诚善良品质的怀念之情。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即公元960-1127年之间。这一时期,中原地区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各种社会矛盾尖锐。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释善珍作为一位僧人,深刻感受到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疾苦。他与赵观文有着深厚的友谊,对赵观文的去世感到十分悲痛。赵观文生前曾任观文殿大学士,是一位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文人,他为官清廉,关心民生,深受百姓爱戴。他的去世,使释善珍深感痛惜。
在这首诗中,释善珍通过对赵观文的哀悼,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他赞美赵观文的品质和高尚情操,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社会动荡和民生困苦的忧虑。这首诗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问题,表达了诗人对正义和良知的呼唤。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