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赵明叔明府

标题包含
送赵明叔明府
随行惟一琴,前路足幽寻。 今夜维舟处,何村隔树林。 鸿声秋浦冷,雨气海山深。 若问三年政,知君尽此心。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浙江乐清人。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 翁卷是南宋中叶“永嘉四灵”(徐照、徐玑、翁卷、赵师秀)之一,与“前四灵”(贾岛、姚合、李频、周贺)并称为“唐宋八大家”。他的诗风清丽婉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带着心爱的古琴,沿着前方的幽静小径探寻. 今晚泊舟的地方,哪座村庄在树丛之后呢? 大雁的叫声在水边回荡,秋天的水显得寒冷;雾气弥漫的海山深处,显得格外深邃. 若要询问这三年的政绩如何,我明白您的尽心尽力与付出.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送:送别,赠别。 2. 赵明叔明府:赵明叔是诗人的朋友,明府是对县令的尊称。 3. 随行:指诗人与朋友一起出行。 4. 惟一琴:只有一把琴陪伴。 5. 前路:前方的路。 6. 幽寻:寻找幽静的地方。 7. 今夜:今晚。 8. 维舟:系舟,将船缆系在岸边的树木上。 9. 何村:哪个村庄。 10. 鸿声:大雁的声音。 11. 秋浦:秋天的水边。 12. 雨气:湿润的气息。 13. 海山:海洋与山脉相接之处。 14. 若问:如果询问。 15. 三年政:赵明叔在任三年的政绩。 16. 知君:了解你的人。 17. 尽此心:用尽全力。
去完善
赏析
《送赵明叔明府》是南宋诗人翁卷为送别好友赵明叔赴任县令而作的一首诗。全诗以场景描绘和情感抒发为主,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离别之情和对友人在未来政坛上的期许。 首联“随行惟一琴,前路足幽寻”,通过对友人出行情景的描述,传达出友人即将上任的激动心情。“随行惟一琴”表现出友人带着信念和理想去远方任职,以音乐陶冶情操,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前路足幽寻”则暗示了赵明叔即将展开一段充满挑战的新生活,既有未知的不安,又有对未知的期待。 颔联“今夜维舟处,何村隔树林”,描绘了别离时的场景。通过船只在夜晚停留的具体地点,以及周围村庄的景象,表现出诗人和友人离别的忧伤。其中“何村隔树林”蕴含着诗人的不舍和思念,使读者感受到两人之间深厚的感情。 颈联“鸿声秋浦冷,雨气海山深”,描绘了自然环境中的景色,以鸿雁哀鸣、秋雨绵绵的海边景象来烘托离别气氛。“鸿声秋浦冷”以冷峻的声音展现离别的沉重心情,“雨气海山深”则是用深沉的雨气增强别离的氛围,二者共同营造出一种浓重的伤感氛围。 尾联“若问三年政,知君尽此心”,表达作者对友人在未来政治生涯中的期许。诗人坚信赵明叔会全心全意投入到政务中,为民服务,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同时,这一句也是激励友人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信任和支持。 总的来说,《送赵明叔明府》整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赵明叔明府》是南宋诗人翁卷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中期,大约在公元1140年至1160年间。这一时期,正是南宋王朝的繁荣时期,经济、文化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在这个时间段内,翁卷作为一个著名的文人墨客,他的人生际遇也比较丰富。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成功考取功名。尽管如此,他并没有放弃对文学的热爱,而是继续在诗歌创作上努力耕耘,成为了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语言质朴,意境深远,深受当时人们的喜爱。 在翁卷所处的时代,南宋王朝正处于一个相对和平的时期。然而,由于北宋灭亡后的战乱影响,南宋人民的生活仍然比较艰苦。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文人墨客都以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之情。翁卷也不例外,他的作品中也透露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