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春日即事

标题包含
春日即事
行野醒春困,看山立昼晴。 鸠啼青樾破,鹭匝绿秧行。 物到忘机乐,人因远俗清。 觅诗无断句,敲板午茶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姚勉(1238年-1313年),字述之,号雪坡,南宋末年著名文人。他出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聪颖好学,才华横溢。 姚勉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后来,他在地方上担任了一...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田野间行走,唤醒了春天的困倦;看着山景,站在阳光下。斑鸠在绿色的树荫中啼叫,白鹭在绿油油的秧苗中穿行。这样的景致让我忘记了一切烦恼,感到愉悦。也因为远离尘嚣,内心得以清静。我在寻找诗句的时候,不知不觉间已经度过了整个下午,伴随着阵阵茶香,敲击木板的声音不绝于耳。
去完善
释义
注释如下: 1. 姚勉:南宋诗人,字景孟,号雪蓬,海盐(今属浙江)人。 2. 即事:就眼前景物随意创作的诗篇。 3. 行野:在田野中行走。 4. 醒春困:解除春天的疲倦状态。 5. 看山立昼晴:站在晴朗的阳光下欣赏山景。 6. 青樾:绿色的树木。 7. 破:形容声音的响起打破了宁静的氛围。 8. 鹭匝:白鹭群聚。 9. 绿秧:绿色的禾苗。 10. 行:行列,此处指白鹭飞行时排列整齐的样子。 11. 物到忘机乐:看到自然景象感到内心舒畅,忘记了世俗的烦恼。 12. 因远俗清:因为远离尘俗而心情变得清净。 13. 觅诗无断句:寻找灵感,构思诗句。 14. 敲板:击打拍板,古代文人饮茶时常用的雅趣活动。 15. 午茶声:中午时分喝茶的声音。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乡村的恬静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首联“行野醒春困,看山立昼晴”展现了诗人行走在田野之间,欣赏着晴朗天空下的美丽山景,感受着春天的生机和活力。颔联“鸠啼青樾破,鹭匝绿秧行”进一步描绘了春日里的生态美景,鸟儿在翠绿的树林中欢快地歌唱,白鹭在水中整齐地排列行走,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颈联“物到忘机乐,人因远俗清”传达了诗人对这种悠然自得、远离世俗纷扰的生活的喜爱,以及对自然和谐美好的向往。尾联“觅诗无断句,敲板午茶声”则表现出诗人在如此优美的环境中寻找灵感,创作诗歌的美好情景,同时点出了时间的推移,已到午后饮茶之时,使整首诗的画面更加完整。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人生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日即事》是南宋词人姚勉的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词作。这首词大约创作于宋理宗时期(约公元1225年-1264年)。 在创作这首词时,姚勉正处于人生中比较困难的阶段。他本是南宋时期的进士,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得到重用,官职一直不显。然而,尽管人生遭遇挫折,但他并未放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始终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在他的词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以及对生活困境的乐观态度。 在宋理宗时期,南宋社会政治腐败,人民生活困苦。然而,在这个时期,文人墨客们仍然热衷于诗词歌赋,通过各种艺术形式来表达他们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姚勉的词作也表现出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