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墨梅风烟雪月水石兰竹八轴

标题包含
题墨梅风烟雪月水石兰竹八轴
清晨有客南昌来,袖出数幅春风梅。 芳根不种生绡上,安得的皪霜葩开。 霜葩能开不能谢,始信笔端生造化。 细看入趣直欲攀,亦复不知梢是画。 迎风冷笑斜窥簷,披烟淡竚拖轻缣。 丰腴略带清晓雪,疎瘦半横初夜蟾。 根栖怪石增奇绝,倒影寒溪照清洁。 斜枝兰外侣幽姿,冷蕊竹间标劲节。 超然笔法无糁尘,正欹仰俯态逼真。 几回卷轴却复展,生意不穷看转新。 只看幽韵自堪玩,莫道无香真可叹。 清香已在杳默中,暗起芬芳浮鼻观。 平生爱梅如爱贤,恨无好句模幽妍。 看君此画得天趣,妙写无声诗八篇。 吾闻古来能画者,画马胸中有全马。 君应满腹皆梅花,不尔安能笔潇洒。 想君家住西山边,万梅谷中庐数椽。 月宵携筇雪著屐,坐石瞰水窥风烟。 纫兰傲竹今几年,餐香换骨身可僊。 凝神吮墨淡一扫,不觉笔下花真传。 叹予自爱冰玉干,久藏一幅鹅溪绢。 请君为作雪中百花头上开,挂我壁间供客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姚勉(1238年-1313年),字述之,号雪坡,南宋末年著名文人。他出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聪颖好学,才华横溢。 姚勉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后来,他在地方上担任了一...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早上客人来自南昌,带来几幅描绘春梅的画作。 这些画并非绘制在泥土之上,为何梅花却能盛开得如此灿烂?原来画家的笔端饱含着神奇的造化之力。 含苞待放的梅花,几乎让人误以为它们是真实的花朵,而非画作。它们或迎风微笑,或斜视屋檐,或倚靠薄雾,或轻轻摇曳。有的花瓣丰润,仿佛沾染了清晨的霜雪;有的花朵疏离,如同半悬的月亮。画中怪石嶙峋,更显梅花的奇特;寒溪映照,更显梅花的清丽。细看之下,梅花与幽兰相伴,与翠竹相生。画家技艺高超,笔触优美,使得画中景象生动逼真。 梅花散发着淡雅的香气,令人陶醉不已。这香气在画中都表现得如此完美,更不用说真花那摄人心魄的香味了。画中梅花的气质和节操都表现得出类拔萃,跃然纸上。画中的梅树姿态各异,或直立,或倾斜,或高昂,或低垂,栩栩如生。画家笔下的梅树似乎在不断生长,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 赏画之际,我们既感叹梅花的高洁韵味,也惋惜它无法散发出香气。然而当我们仔细品味时,却发现画中早已弥漫着淡淡的芳香。梅花就像一位贤才,令人敬佩又羡慕。欣赏你的画作,好像看到了梅花的天然风韵,就好像在读一首无声的诗歌。 听说自古以来的优秀画家,画马时心中要有一个完整的马的形象,想必你心中满是梅花吧,不然怎么能画出这么潇洒的作品呢?我想你一定居住在山边的梅谷,那里有着万千梅树,月光下你提着竹杖,踩着雪地,坐在石头上欣赏溪水、风烟。你模仿兰花和翠竹的姿态,修身养性,逐渐变得超凡脱俗。你在凝神静气地作画,不经意间竟然达到了神形兼备的境界。 而我自从爱上这幅冰清玉洁的梅花图以来,一直把它珍藏在鹅溪绢里。我希望你能为我画一幅雪中百花开的梅花图,挂在我房间的墙壁上,以便招待客人时共赏。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题墨梅风烟雪月水石兰竹八轴:题目,描述了画作的内容和特点。 2. 南昌:江西省会城市。 3. 芳根:这里指梅花的花蕾。 4. 生绡:未漂煮过的丝织品,这里指画布。 5. 的皪:明亮的样子。 6. 霜葩:霜中的花朵,这里指梅花。 7. 始信笔端生造化:开始相信画笔能够创造出生命的奇迹。 8. 入趣:进入艺术的境界。 9. 丰腴:丰满润泽。 10. 清晓雪:早晨的雪花。 11. 疏瘦:稀疏瘦弱。 12. 初夜蟾:夜晚月亮初升时的景象。 13. 怪石:形状奇特的石头。 14. 清洁:干净明亮。 15. 幽姿:优雅的身姿。 16. 劲节:坚韧的节操。 17. 正欹仰俯:指梅花的各种姿态。 18. 宛转:形容梅花的形态变化多端。 19. 妙写无声诗八篇:巧妙地将无声的诗画出来。 20. 古来能画者:自古以来擅长画画的人。 21. 万梅谷:形容盛产梅花的地方。 22. 月宵:月光下的夜晚。 23. 攫鹅溪绢:一种珍贵的画绢。 24. 请君为作雪中百花头上开:请求画家画出雪中百花的画面。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梅花、赞美画家技艺的诗。诗人通过对梅花的生动描绘,展现出了它的千娇百媚与旺盛生命力。“芳根不种生绡上,安得的皪霜葩开”表达了画家技艺的高超和作品栩栩如生的特点。随后诗人具体描述了画中各种姿态的梅花,例如迎风傲立、披烟静立等,形象地展现了梅花的傲骨精神。 同时,诗人指出这幅画并非单纯的画作,而是蕴含着无尽的韵味。他通过反复欣赏画卷,发现了画面的无穷变化和新意,赞叹梅花的清幽香气在不经意间散发出。这种“无香而香”的特点显示出画家深厚的艺术造诣。 此外,诗人还以高超的画技为比喻,认为画家应当胸有万千梅花才能挥洒自如。可见画家在绘画过程中将自己的情感和精神注入到画作中,使得画面具有强烈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墨梅风烟雪月水石兰竹八轴》是南宋著名诗人姚勉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末年,公元1246年左右。 这个时期,姚勉的生活并不如意。他的家庭出身贫寒,年少时曾寄居在寺庙中求学。后来虽然科举及第,但并未得到朝廷的重用,始终处于闲职状态。因此,他的诗作多表现出一种怀才不遇的忧愤之情。 同时期,南宋政权内部矛盾重重,战乱频发,百姓生活困苦。姚勉作为一名文人,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深感忧虑。在他的诗作中,经常可以见到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对国家强盛的期盼。 综上所述,《题墨梅风烟雪月水石兰竹八轴》的创作背景是一个动荡不安、个人命运与民族命运交织的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姚勉通过描绘墨梅等景物,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国家的忧虑,展现了一位有良知的文人志士的风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