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张安国
南北东西厌问津,西海忘形今几人。
惟公名誉一世重,虽不吾与吾当亲。
气吞云梦并余子,深厚文章六经似。
昂霄耸壑正当时,发策决科余事耳。
上方忧顾大江东,虎踞龙盘气象雄。
却袖玉堂挥翰手,来成方面保厘功。
西风澹日边云碧,岁晚军情犹未得。
不应矫首送飞鸿,想得攒眉正忧国。
雅闻一诺值千金,推挽尤多乐善心。
坐上能容野人否,试听客里短长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现代白话文译文:
无论是南还是北,东或西,人们对知识的追求总是乐此不疲。在西边的海洋上,忘却世俗纷扰的人又有几个呢?您的名誉声望无人能及,虽然我没有得到您的眷顾,但我仍愿意亲近您。您的气度磅礴如云梦泽,您的文章深奥厚重如同六经。正是奋发向前的时候,科举考试不过是小事一桩。长江波涛汹涌,虎踞龙盘之地气度非凡。收起在朝廷的才情,来到地方保卫国家。西风吹过,淡日之下,远方的白云映衬着蔚蓝的天空。年关将近,战况却依然紧张。我不应该无动于衷地看着鸿雁飞过,我想象得出您在为国家担忧时的眉头紧锁。据说一句承诺就价值千金,推心置腹更是显示出您的善良和乐于助人。请您能够包容我这个山野之人,请听我讲述一下这些故事。
去完善
释义
1. 南北东西:泛指四处奔波。
2. 西海:此处的西海指的是江苏地区的一部分水域。
3. 忘形:不计较世俗名利。
4. 惟公:对您的尊称,表达对张安国的尊敬。
5. 名誉:声誉、名声。
6. 世重:被世人重视。
7. 虽不吾与:即使不赞成我的看法或行为。
8. 云梦:云梦泽,位于湖北江西一带的水域。
9. 余子:其他的人。
10. 深厚文章:深奥的文章。
11. 六经:儒家的经典著作,包括《诗》、《书》、《礼》、《易》、《乐》、《春秋》。
12. 昂霄耸壑:形容人志气昂扬,才学出众。
13. 发策决科:比喻考试及第,指科举考试。
14. 上方:此处指朝廷。
15. 大江:长江。
16. 虎踞龙盘:形容南京地势险要,如同龙虎盘踞之地。
17. 玉堂:翰林院的别称,此处代指朝中显贵。
18. 挥翰手:擅长书法之人。
19. 方面:指地方行政长官。
20. 保厘:安定社会秩序,保持国家平安。
21. 西风:秋天的风。
22. 澹日:阳光柔和的白天。
23. 边云碧:远方的云彩如碧玉般美丽。
24. 岁晚:年底,冬天。
25. 军情:军事情况。
26. 矫首:抬头仰望。
27. 飞鸿:鸿雁,大雁。
28. 攒眉:皱眉,表示忧虑。
29. 忧国:担忧国家的安危。
30. 雅闻:听说,得知。
31. 一诺值千金:承诺非常珍贵。
32. 推挽:推荐提拔。
33. 尤多:尤其多。
34. 乐善好施:乐于行善,喜欢帮助别人。
35. 坐上:座位上,这里指宴会场合。
36. 能容野人否:能否容忍我这样的草野之人。
37. 客里:做客的地方。
38. 短长吟:指吟咏诗歌,抒发自己的情感。
去完善
赏析
《简张安国》这首诗表达了对张安国的赞美之情和期望之深。诗中首先描绘了张安国的才学和人品,强调了他的名声和影响力,以及他在文坛上的地位。接下来诗人通过比喻,描绘了张安国如云梦般大气磅礴的才情,以及他的文章深厚广博,如同六经一般具有深刻的内涵。然后,诗人又以“昂霄耸壑”来形容张安国此时正当风华正茂、事业腾飞之际,而参加科举考试只是他人生的余事。
紧接着,诗人提及国家的形势和大江地域的重要性,以及张安国本可以像虎踞龙盘一样在朝廷发挥重要作用,却被派往地方担任重任。这表达了诗人对他怀才不遇的惋惜。随后,诗人想象了张安国在西风澹日下的边疆生活,尽管战况紧张,但他仍然忧国忧民,心系国家安危。
最后,诗人提到张安国的诚信品质和他乐于助人、关注民生的事迹。同时,诗人提出一个疑问:既然他能包容不同阶层的人,那么是否可以容忍我这个流落在外的诗人呢?这个疑问表达了诗人希望得到张安国理解和关爱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严谨,表现了诗人对张安国的敬仰之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简张安国》是宋代诗人章甫所著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北宋时期(960-1127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政治稳定的时期。
章甫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在这一时期的文人圈中享有很高的声誉。然而,他的仕途并不顺利,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取得功名。这使得他对现实社会产生了强烈的反感和不满。
在创作这首诗时,章甫正面临着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刚刚失去了一个重要的职务,这意味着他将无法继续在官场中有所作为。在这种情况下,他选择向友人张安国倾诉自己的困惑和无奈。
在这个时代,儒家思想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士人阶层对社会秩序和文化价值有着严格的要求。然而,现实中的腐败现象和政治黑暗使得许多文人感到失望。章甫正是其中之一,他用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