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梅债

标题包含
梅债
拟把吟篇倚阁休,见梅时复上心头。 家贫寺免抨{朝月换攴}苦,诗债还添一段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想要暂时放下诗文倚靠在书阁休息,看见梅花盛开又勾起了心头的思绪。家里贫困无法借住寺庙去避开繁琐的生活之苦,写诗歌的债务反而增添了我的忧虑。
去完善
释义
1. "拟把":意指计划或打算做某事。 2. "倚阁":暂且放下;不急于解决。 3. "家贫":家庭贫困。 4. "寺免":源自佛教寺庙的生活作息规定,在此应理解为宗教场所给予的安宁环境。 5. "抨{朝月换攴}苦":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苦难。 6. "诗债":因诗赋之交而产生的债务,此处指未能完成诗作的愧疚感。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梅债》,诗人以梅花为引子,表达了对自己身世的感慨和对诗歌创作的执着。"拟把吟篇倚阁休,见梅时复上心头。"这里,诗人暗示自己虽想放下诗歌的创作,但见到梅花便勾起了心中无限的思绪。"家贫寺免抨{朝月换攴}苦,诗债还添一段愁。"两句则道出诗人虽然家境贫寒,但在寺院的庇护下得以暂时逃避生活的困苦;然而这并未让他摆脱诗债的困扰,反而增添了另一段忧愁。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梅债》是南宋末年诗人赵时韶的一首咏梅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74年左右,正值南宋末年,金国和蒙古帝国南侵,南宋政权岌岌可危之时。 赵时韶作为南宋的文人墨客,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感受到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多舛。他的人生经历也颇为坎坷,曾担任过官职,但因时局动荡而被贬谪。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以梅花为寄托,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在南宋末年,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而,梅花作为一种象征,代表了坚韧不拔的品质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赵时韶通过描绘梅花的形象,传达出了一种面对困境仍要坚定信念的精神风貌。 总的来说,《梅债》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南宋末年,社会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诗人赵时韶以梅花为主题,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许。同时,他也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坚韧不拔的品质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