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奉和人日宴大明宫恩赐彩缕人胜应制

标题包含
奉和人日宴大明宫恩赐彩缕人胜应制
日宇千门平旦开,天容万象列昭回。三阳候节金为胜, 何幸得参词赋职,自怜终乏马卿才。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太阳升起,千门万户敞开,天地间万物呈现各种景象。初春时节,阳光照暖大地,万物生长,这是最美丽的时刻。我很荣幸能担任这个职务,参与到诗词的创作中来,但我自己知道,我并没有马卿那样的才华,对此我只能感到遗憾和无奈。
去完善
释义
1. "人日":农历正月初七是"人日",即人类的生日,是古人的一个重要节日。 2. "大明宫":唐长安城的主要宫殿之一,也是唐代的政治中心。 3. "彩缕":彩色丝线。 4. "人胜":一种用于人日的剪纸作品,形状像人的胜景。 5. "应制":指按照皇帝的命令或要求创作的诗歌。 6. "三阳":指春天、阳气逐渐增长的三个阶段,即初阳、中阳、极阳。这里指的是春天的开始。 7. "金为胜":用黄金制作的胜景。 8. "马卿":指汉代著名辞赋家司马相如,他擅长写赋,被誉为“赋圣”。这里是诗人自谦之词。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马怀素在参加大明宫宴会时的应制之作。首句“日宇千门平旦开”描绘了皇宫大门在清晨阳光照耀下缓缓开启的场景,展现了皇家气派。第二句“天容万象列昭回”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万千景象的感慨,以及对皇恩浩荡的赞美。接着两句“三阳候节金为胜,何幸得参词赋职”抒发了诗人在这样美好的日子里,有幸参与宫廷文墨之事的喜悦之情。最后一句“自怜终乏马卿才”则是诗人对自己的谦逊评价,表示虽然身处这等荣光之中,但终究还是缺乏像马卿那样卓越的才华。整首诗用词华丽,韵律优美,体现了诗人对诗词的热爱与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唐代天宝年间,即公元742年至756年,诗人们以惊人的热情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诗篇。这段时期是唐朝的鼎盛时期,但也是安史之乱的酝酿阶段。马怀素作为唐朝诗人,亦生活在这个特殊的时代。他的这首《奉和人日宴大明宫恩赐彩缕人胜应制》便是这个时代的见证。 天宝年间,唐玄宗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在这样的背景下,宫廷宴会文化盛行,诗歌成为上层社会竞相追逐的时尚。为了讨好皇帝,歌颂盛世,许多文人墨客纷纷献艺,以此获得皇帝的青睐和荣华富贵。马怀素作为一名颇有才情的文人,同样也醉心于这种宫廷聚会。这首诗就是他在一场盛大的宴会上的即兴之作。 在这首诗中,马怀素表达了对于皇恩浩荡、国泰民安的赞美之情。他通过对春日美景的描绘,以及对皇室宴会的生动描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景象。然而,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唐朝由盛转衰,这种歌舞升平的场景也随之消失。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这首诗也是那个繁华盛世的绝响。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