骢马
金络青骢白玉鞍,长鞭紫陌野游盘。
朝驱东道尘恒灭,暮到河源日未阑。
汗血每随边地苦,蹄伤不惮陇阴寒。
君能一饮长城窟,为报天山行路难。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金色马络装饰着青色骏马配上了白玉鞍座,挥舞着长鞭在紫色的田间小路上游玩。早上驰骋在东方道路上时尘土飞扬,晚上抵达黄河源头太阳尚未落山。战马随主人奔波于边疆之地,身上流着血汗;马蹄受伤也不怕陇上阴冷的天气。若能与你共饮在长城之畔,我愿为你描述行走在天山路上的种种艰辛。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青骢:毛色青白的马。
2. 白玉鞍:以白玉装饰的马鞍。
3. 长鞭紫陌野游盘:意指骑马游历于繁华的街道和田野。紫陌,通往城市的道路;游盘,游玩。
4. 朝驱东道尘恒灭:早上出发前往东方的道路,尘土被马匹踏起的烟尘覆盖。
5. 暮到河源日未阑:傍晚时到达黄河发源地,太阳尚未落山。
6. 汗血:马匹出汗如血,形容马疾驰的样子。
7. 蹄伤不惮陇阴寒:马蹄受伤也不怕来自甘肃阴凉的寒冷。
8. 君能一饮长城窟:希望你能够品尝长城下的泉眼之水。
9. 为报天山行路难:表示在从军奔赴天山的道路上充满艰难。
去完善
赏析
《骢马》是唐代诗人万楚创作的一首描绘骏马与军旅生活的诗歌。首联描述了骢马的金络、青骢和白玉鞍的华贵外表以及它在田野间巡游的情景。颔联则描绘了骢马在清晨和傍晚时分奔赴遥远目的地时的英姿,表现出了其旺盛的生命力。颈联通过“汗血”和“蹄伤”两个细节,展现了骢马艰苦的戍边生活。尾联则是诗人向骢马的召唤,希望它能一饮长城窟的水,为自己带来勇往直前、战胜艰难险阻的力量。这首诗以骢马为载体,表达了作者对于英勇戍边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国家边疆安全的关切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骢马》是唐代诗人万楚创作的一首描绘骏马的诗篇。这首诗作于公元7世纪,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贞观之治期间。这个时代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文化艺术发展迅速。
万楚作为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深受时代氛围的熏陶。他在这首诗中赞美了一匹英姿飒爽的骢马,通过描绘马的强壮和英勇,表达了对自己才能的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贞观之治背景下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同时也表现出唐朝文人特有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