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咏帘

标题包含
咏帘
玳瑁昔称华,玲珑薄绛纱。钩衔门势曲,节乱水纹斜。 日弄长飞鸟,风摇不卷花。自当分内外,非是为骄奢。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曾经被赞誉为华丽的玳瑁,如今精致而轻薄如绛纱。它的形状弯曲像门的钩子,纹理如同波浪般起伏。 它随着日光舞动,就像一只展翅高飞的大鸟,随风摇曳的花朵无法与之相比。它是自然之美的一部分,而非炫耀或奢华的象征。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玳瑁:这里指用玳瑁壳制作的帘子,有华丽的质感。 2. 华:华美的意思。 3. 玲珑:形容物体精巧细致。 4. 绛纱:深红色的纱。 5. 钩衔:帘钩的形状。 6. 门势:门扇的形状。 7. 曲:弯曲的。 8. 节乱:帘子的纹理参差不齐。 9. 日弄长飞鸟:太阳照射在帘子上,形成长长的鸟影。 10. 风摇不卷花:风吹过帘子,使花朵的形状不至于卷起来。 11. 自当分内外:帘子应该起到划分内外空间的作用。 12. 非是为骄奢:使用帘子不是为了炫耀财富和地位。
去完善
赏析
《咏帘》万楚 这首诗歌描绘了帘子的华美和精致,通过对帘子的材质、形状和功能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和艺术的独特见解。诗中“玳瑁昔称华,玲珑薄绛纱”两句,以玳瑁和华丽的绛纱为象征,暗示了帘子的华丽与高贵;“钩衔门势曲,节乱水纹斜”则表现了帘子的优美造型,如同水流般波光粼粼;而“日弄长飞鸟,风摇不卷花”则生动地描绘了帘子在阳光和风中的动态之美。 全诗不仅展示了帘子的外在美,还传达了一种人生哲理:尽管帘子可以分隔内外,但它并非为了炫耀或炫耀,而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享受生活。这种观念反映了诗人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美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咏帘》是唐朝诗人万楚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公元759年前后,正值安史之乱时期,中原地区战火纷飞,民生疾苦。在这个时期,万楚经历了许多人生起伏。他本是一名书生,因战乱离乱,辗转流离,生活艰辛。然而,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他磨练出了坚韧的意志和深刻的人文关怀。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万楚创作了这首《咏帘》。诗中以帘为喻,描绘了帘幕的精美和华贵,又通过帘幕的遮蔽作用,揭示了世间的虚华与无常,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他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 总之,在安史之乱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万楚以其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敏锐的时代观察,创作出了这首具有深刻哲理和艺术价值的《咏帘》。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