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九城寻山水

标题包含
九城寻山水
菊浦桃源瞰九城,鸾歌凤啸忽将迎。 千岩杂树云霞色,百道流泉风雨声。 上客由来轩盖重,幽人自觉薜萝轻。 疑是昔年栖息地,山中日暮有余情。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菊花盛开的地方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俯瞰着繁华的城市;悠扬的歌声和悦耳的鸟鸣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千层万壑的山石间夹杂着五彩斑斓的树木,犹如彩云翻滚;瀑布溪流从高山流入谷底,犹如风雨交加的声音。高贵的客人来到这里备受重视,而隐逸的文人则感觉自己更加轻松自在。这让我想起了过去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每天在山中度过美好时光,直到傍晚仍不舍离去。
去完善
释义
1. 九城:泛指多座城市或地区,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所游历的众多地方。 2. 菊浦桃源:此处描绘了秋天菊花盛开的水边和桃花盛开的桃花源,用以形容美丽的环境。 3. 鸾歌凤啸:形容优美的音乐之声。 4. 千岩杂树:指众多的山峰和杂生的树木。 5. 百道流泉:形容瀑布飞流的美景。 6. 上客:尊贵的客人。 7. 轩盖:华美的车驾。 8. 幽人:隐士,指诗人自己。 9. 薜萝:指植物,如薜荔、女萝等,常用来比喻隐士生活。 10. 昔年栖息地:诗人感慨这个地方是他过去曾居住过的地方。 11. 日暮:傍晚时分。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作者在寻游九城山水时所见的美好景致和感受。诗人以“菊浦桃源”开篇,展现了清幽美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之情。随后,诗人用“鸾歌凤啸”这一生动的画面刻画出了山间悠扬的歌声与清脆的鸟鸣声,给人一种愉悦的感觉。紧接着,诗人通过对“千岩杂树”“百道流泉”等景色的描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壮丽的山水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 在诗歌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了“上客”和“幽人”两种身份的人。“上客”指的是那些受到尊敬礼遇的贵客,而“幽人”则是指那些在山林中隐居避世的隐士。在这里,诗人通过对比这两种人的境遇,表达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出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无比轻松愉悦。 最后,诗人以“山中日暮有余情”作结,表达了在这片美丽的山水之间,自己陶醉于大自然的魅力之中,流连忘返的心情。整首诗歌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薛曜的《九城寻山水》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具体年份不详。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在诗歌创作时期,唐朝正处于鼎盛时期,经济繁荣,文化兴盛,吸引了大量文人墨客投身诗歌创作。 薛曜作为唐朝的一位著名文人,他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对这首诗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唐代,科举制度逐渐成熟,文人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成为士人阶层的主要途径。然而,薛曜虽然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但在科举考试中却屡试不第,这使他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迷茫和无奈。 此外,唐朝社会风气开放,人们崇尚道家哲学,追求自然和谐的生活方式。这种时代风尚使薛曜更加渴望远离世俗纷扰,寻找到一片宁静的山水世界。因此,他在《九城寻山水》这首诗中描绘了一个理想的隐居环境,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厌倦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