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因怀阳羡旧游寄裴书记
落日太湖西,波涵万象低。藕花熏浦溆,菱蔓匿凫鹥。
树及长桥尽,滩回七里迷。还应坐筹暇,时一梦荆溪。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太阳渐渐落向太湖的西边,水波低垂着倒映出万千景象。荷花香气弥漫在岸边,菱蔓间隐藏着嬉戏的水鸟。树木一直延伸到长桥的尽头,滩涂曲折让人迷失了方向。闲暇之时还应坐下来筹划着下一步,偶尔也怀念一下过去的梦想。
去完善
释义
《夏日因怀阳羡旧游寄裴书记》的注释如下:
1. 阳羡:古县名,在今江苏省宜兴市一带,以出产茶叶著名。
2. 波涵万象低:形容湖面宽广,水波荡漾。涵,包容;万象,各种景象。
3. 藕花熏浦溆:藕花,荷花;熏,散发出香气;浦溆,水边。
4. 菱蔓匿凫鹥:菱蔓,菱角的藤蔓;匿,隐藏;凫鹥,野鸭和水鸟。
5. 树及长桥尽:形容沿着湖岸的长桥尽头。
6. 滩回七里迷:滩,河滩;七里,虚指路程遥远;迷,迷路。
7. 还应坐筹暇:应,应该;坐筹,坐着筹划事务;暇,闲暇。
8. 时一梦荆溪:时,时常;一梦,做梦;荆溪,江苏宜兴地区的一条河流。
去完善
赏析
《夏日因怀阳羡旧游寄裴书记》是唐代诗人喻凫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太湖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在回忆起过去在阳羡的美好时光时,对友人裴书记的思念之情。
首联“落日太湖西,波涵万象低”,写的是夕阳西下,太湖水面的波光粼粼,仿佛包含了世间万物。这两句为全诗奠定了静谧、深沉的基调。
颔联“藕花熏浦溆,菱蔓匿凫鹥”,描绘了荷花飘香,菱叶掩映,野鸭嬉戏的生动景象。这一联诗,既有视觉的形象,又有嗅觉的感受,生动地展现了夏日的太湖风光。
颈联“树及长桥尽,滩回七里迷”,描述了树木和长桥在水中的倒影,以及曲折的滩涂带来的迷茫感。这一联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空间感,使读者如身临其境。
尾联“还应坐筹暇,时一梦荆溪”,暗示诗人期待与裴书记重逢,共同回忆那段美好的时光。这里用到了“梦荆溪”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全诗以景抒情,情景交融,既表现了诗人的才情,又展现了其对友情的珍视。正如其他古诗词一样,这首诗歌同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夏日因怀阳羡旧游寄裴书记》是唐代诗人喻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文宗开成元年(836年)前后,此时的喻凫已远离家乡,在长安任职。由于个人和时代的共同影响,喻凫对仕途的失望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日益加深。
在唐文宗时期,朝政腐败,宦官专权,皇帝形同傀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许多文人雅士感到无力回天,纷纷寻求精神寄托,从而产生了大量抒发个人情感的诗篇。喻凫虽然身在京城,但他的心灵却时刻怀念着家乡的山水美景。
在《夏日因怀阳羡旧游寄裴书记》一诗中,喻凫通过对夏日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以及对故乡的眷恋。他将这种情感寄托在诗句之中,传递给远方的友人,以期得到共鸣和理解。这首古诗正是那个时代的缩影,反映了一代文人墨客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