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伯镇寄赠北都定雅禅师
逍遥方外禅,宴坐不知年。
合抱平生柏,成区社长莲。
公卿尽随喜,语默两忘筌。
闻有诗三百,无由一一弦。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逍遥尘世之外,闲坐时忘却岁月匆匆。
环绕身边的是那棵老柏树,它见证了我的一生。田里的莲花盛开成片,生机盎然。
公卿们都来欣赏这美景,言语与沉默都不再挂牵。
听说有一部诗集名为《三百》,但没法一一把它们都弹奏出来。
去完善
释义
1. 逍遥:自由自在的样子;方外:世俗之外,这里指佛门之地。
2. 宴坐:安坐,闲坐。
3. 合抱:形容树木粗大。
4. 成区:划分出一块地方。
5. 社长:农村的长者或领袖。
6. 尽随喜:完全乐于参拜的意思。
7. 语默:说话与沉默。
8. 忘筌:忘记捕捉鱼儿的工具,比喻心无所住。
9. 闻有诗三百:听说到禅师有诗作三百篇。
10. 无由:没有办法。
11. 一一弦:逐一弹奏之意。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同伯镇寄赠北都定雅禅师》中,诗人刘敞通过对定雅禅师的描述,展现了佛家逍遥自在的生活态度。诗中的“逍遥方外禅”体现了禅宗的超脱精神,而“宴坐不知年”则说明了禅师们专注于禅修,忘却了时间的流逝。
紧接着的“合抱平生柏,成区社长莲”两句描绘了寺院内的景象,苍老的柏树和繁茂的莲花相互映衬,凸显出佛家净土的美好。同时,这两句也寓意着佛法的永恒与生机。
接下来的“公卿尽随喜,语默两忘筌”则是说朝廷官员都敬仰禅师,他们的言行举止都充满了敬意。最后一句“闻有诗三百,无由一一弦”表达了诗人对定雅禅师诗歌的喜爱,却因无法一一演奏而感到遗憾。整首诗通过对定雅禅师的赞美,传达了对禅宗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法的敬仰。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该诗名为《同伯镇寄赠北都定雅禅师》,是宋代诗人刘敞创作于仁宗天圣至皇祐年间(1023-1053年)的一首五言律诗。
在当时,刘敞经历了科举失利、外放地方官员等人生波折。虽然他的才华得到了朝中大臣的认可,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在朝为官。这使他深感怀才不遇,对朝廷的政治黑暗和官场腐败产生了强烈的反感。同时,他在民间了解到许多高僧大德的事迹,对他们的高尚品德和德行敬佩不已。
在这种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寄赠北都定雅禅师的诗篇。诗中表达了刘敞对定雅禅师的敬意,以及自己对佛法的领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禅宗文化的推崇,以及对修行者的敬重。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