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七月十二日出城

标题包含
七月十二日出城
一水去萦绕,四山来周遭。 夷犹聊适意,登降自忘劳。 五岭烟云古,三江气象豪。 此邦真蕞尔,形胜助风骚。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张九成"的详细信息。可能您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这个人物在公开资料中的信息较少。如果您能提供更多详细的信息,例如他的全名、生卒年份、职业等,我将尽力为您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去完善

译文
水流静静地环绕着,四面群山围绕着。 犹豫之中令人感到舒适,登山跋涉也忘记疲劳。 五岭的烟云显得古老,三江的气象显示出豪壮。 这个地方真的很小,地形险要却能激发诗人的灵感。
去完善
释义
一水:一条河。去环绕,指河流曲折流转。 四山:四周的山脉。 夷犹:从容自在的样子。聊适意,表示在行走中找些乐趣。 登降:登山下山的动作。 五岭:指的是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这五座山脉,位于中国南部地区。 三江:历史上的三江并流区,指的是金沙江、澜沧江、怒江这三条大江在同一流域内并流的地理现象。这里代指广大的南方地区。 此邦:这里的地方,指的是作者所处的地理位置。 蕞尔:形容土地狭小,但风光优美。 形胜:地形优势。 风骚:古代的风雅,这里可以理解为自然风景和人文风貌。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一水去萦绕,四山来周遭”为起点,描绘了出城的景色,看似简单却意境深远,生动地展现了山水之美和自然之趣。诗人通过“夷犹聊适意,登降自忘劳”表达了在旅行中的悠然自得,体现了诗人豁达的心态和高尚的情操。 接下来,诗人以“五岭烟云古,三江气象豪”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这两句诗不仅勾勒出雄伟壮丽的景色,还体现了诗人的智慧和洞察力。 最后,诗人以“此邦真蕞尔,形胜助风骚”结束了整首诗,寓意深刻,引人深思。这里的“蕞尔”指的是小国,意味着在这个小地方,也有着丰富的风景和深厚的历史文化,为诗歌的创作提供了无尽的灵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七月十二日出城》这首诗是南宋著名文人、政治家张九成于公元1135年所作。这一年正值靖康之役后金兵南下侵略中原,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时。身为士人,张九成深感国破家亡的悲痛,他目睹了战乱带来的流离失所、生灵涂炭,因此在诗中抒发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距离靖康之变不过数年,当时的张九成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曾因主张抗金被贬官至湖北德安,后来虽一度复出参与政治,但因与秦桧政见不合,最后遭贬谪至广东潮州。这段时间里,他不仅亲身经历了战乱的困苦,还饱受朝中政敌的排挤,因此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壮志难酬的苦闷。 这首诗的创作时代处于一个历史巨变之际。靖康之役后,北宋灭亡,南宋建立,但朝廷软弱,抗金战争一直未能取得实质性的胜利。在这种情况下,民众疾苦、国家前途等问题引起了许多士人的忧虑和关注。而张九成作为这一时期的士人代表,他在诗中表达的情感正是那个特殊时期众多文人志士的共同心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