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日被旨再往天目谢雨留数语壁间
万山深处得重来,天目晴云未放开。
尽喜山田秧䆉䅉,那愁石径湿莓苔。
铁冠道士今安在,玉局仙翁去不回。
唯有洞中龙应祷,果能因旱起风雷。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重访深山隐逸地,连绵山脉展新颜。
绿野稻秧齐成长,山间小径藓生花。
寻访铁冠道士迹,仙人已乘鹤西去。
独有洞中潜藏龙,犹应苍生愿兴风雷。
去完善
释义
1. 万山:形容山脉连绵不断。
2. 深处:指山脉幽深的地方。
3. 重来:再次来到。
4. 天目晴云:形容天空中的白云。
5. 尽喜:非常高兴。
6. 山田:山里的田地。
7. 秧ޚ:秧苗,这里指水稻的秧苗。
8. 那愁:不怕麻烦。
9. 石径:石头铺成的山路。
10. 湿莓苔:湿润的青苔。
11. 铁冠道士:铁冠山的一位道士。
12. 安在:在哪里。
13. 玉局仙翁:传说中的一位仙人。
14. 去不回:离开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15. 唯有:只有。
16. 洞中龙:传说中的龙。
17. 应祷:响应人们的祈祷。
18. 果能:如果真的能够。
19. 因旱起风雷:因为干旱而产生风雷。
去完善
赏析
《二十三日被旨再往天目谢雨留数语壁间》是宋代诗人虞俦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以“天目”为背景,通过描绘山景、农事和古迹,表达出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通过对龙应祷的描绘,反映了人们对风调雨顺的渴望。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诗词功底和高尚的人文素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二十三日被旨再往天目谢雨留数语壁间》是南宋诗人虞俦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09年(南宋嘉定十二年),时值夏季。诗人在这一年被任命为杭州知州,负责治理当地的水利事务。在巡视天目山途中,虞俦发现天目山区久旱无雨,百姓生活困苦,农田收成无望。于是,他积极求雨,以解民困。当他接到旨意再次前往天目山时,喜不自禁,便将内心的喜悦和期待之情化为笔墨,题诗壁间。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