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挽范端明

标题包含
挽范端明
诸老都沦谢,惟公尚典刑。 谋谟关社稷,风采耸朝廷。 政路方虚席,台躔遽折星。 幸哉芳史在,宁用问丹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程珌(1164年-1239年),字怀古,号洺水遗民,洺州广平(今河北永年县)人。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程珌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游学四方,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各位长辈都已离世,只有您还保留典范。为国家出谋划策,使朝廷增色生辉。政治道路上正缺少您的位置,突然间却如同星辰陨落。幸运的是,您的美好事迹已载入史册,无需借助丹青描绘。
去完善
释义
诸老:指的是其他老臣或先贤。 都:全部。 沦谢:去世、逝世的意思。 惟公:这里指范端明。 尚:还,仍然。 典刑:原指国家的法律制度,这里指风范、典范。 谋谟:出谋划策、商讨大计。 关:涉及、关系。 社稷:古代指国家。 风采:风度、气派。 耸:高耸,引人注目。 政路:指政治道路、仕途。 方:正。 虚席:空位。 台躔:星辰运行的轨迹,这里比喻朝廷官员的职位序列。 遽:突然。 折星:指死亡。 幸哉:幸运的是。 芳史:指美好的历史记载。 宁:表反问,意为难道。 用:需要。 丹青:绘画艺术,这里指绘声绘色的描绘。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范端明的悼念,表现了诗人对其才华和品德的赞赏与敬仰。诗中首联通过描绘诸老离世,唯有范端明依然闪耀的场景,展现了其独特地位。颔联强调范端明的智谋对国家的重要影响以及他的人格魅力在朝廷中的崇高地位。颈联则描述了范端明突然离世的悲剧,表达出诗人的悲痛之情。尾联则以“幸哉芳史在”一句为基调,传递出诗人相信范端明的美德会永远流传下去,而不需要依靠丹青铭记的历史观念。整首诗语言深沉、意境高远,充分展示出程珌对范端明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挽范端明》是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程珌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宋宁宗时期(1194-1224年),这一时期正值南宋中期,国家局势相对稳定,但民族矛盾依然突出。 诗人程珌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好友范端明的悼念之情。范端明是南宋的一位名臣,曾任端明殿学士,为人正直廉洁,深受百姓爱戴。然而,他在晚年遭受排挤,抑郁而终。程珌在诗中表达了对他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对他在人生道路上坚定信念的赞美。 在这一时期,南宋政治较为黑暗,许多正直的官员受到打压,这使得程珌对范端明的离世倍感痛惜。同时,他也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以及对和平繁荣的渴望。这种情感在他的其他诗歌中也有所体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