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心亭
白鹭洲边芦叶黄,石头城下水茫茫。
江山不管事兴废,今古坐令人感伤。
六代豪华空处所,千秋城阙委荒凉。
空余眼外无穷景,助我凭栏到夕阳。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白鹭洲畔,芦叶已经泛黄;石头城的周围则是浩渺的水波。
江山不管人间的兴盛或衰败,古今多少事,只让人感伤。
六朝时期的繁华如今已成空幻,惟有千秋的城阙,现在只剩下荒芜。
唯有眼前的美景无穷无尽,帮助我在凭栏时,一直看到夕阳西下。

去完善
释义
1. 白鹭洲:位于南京西南部长江中,原是江心沙洲。因南朝时两燕雀湖相通,每遇江水上涨,遂与陆地相连,人们称为“白鹭洲”。
2. 石头城:古城名,故址在江苏省南京市清凉山后。西汉初年,秣陵人娄敬在此渡江,向刘濞献策,后被汉高祖刘邦采纳,筑城以拒吴楚七国之乱。东汉献帝建安十六年,孙权在石头山筑石头城,作为军事据点。
3. 六代: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这六个朝代都建都于南京。
4. 千秋:千年。
5. 助我凭栏到夕阳:凭栏,倚靠栏杆。夕阳,傍晚的太阳。全句意为:坐在亭子里,眼前的景色使我沉浸在思绪之中,直到傍晚时分仍不愿离去。

去完善
赏析
《赏心亭》是一首描绘金陵城和长江风光的古诗。诗人以白鹭洲、芦叶黄、石头城等景物,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画卷。同时,通过对比古代繁华与当今荒凉,表达出世事变迁、物是人非的感慨。最后一句中的“凭栏到夕阳”,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欣赏美景时思绪万千的心情。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赏心亭》是南宋诗人曹组创作的一首描绘登临怀古之情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宋光宗绍熙年间(1190-1194年),正值金兵南侵之际,国家局势严峻,民生困苦。
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曹组作为一个士人,对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危亡有着深深的忧虑。他曾在朝为官,但因与权臣不和而遭排挤,一生沉沦下僚,郁郁不得志。然而,他并未因个人遭遇而忘记家国重任,反而更加坚定地投身于民族振兴的事业。
在这首《赏心亭》中,曹组借登临怀古之机,抒发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民族英雄的敬仰。他以古人明志,以古迹托情,既表达了对昔日英雄豪杰的敬意,也揭示了当时社会政治腐败、民族危亡的现实。这首诗歌不仅是曹组个人的情感寄托,更是那个时代文人志士的心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