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归曲
饥乌哑哑啼暮寒,回风急雪飘朱阑。
琐窗绣阁艳红兽,画幕金泥摇彩鸾。
吴妆秀色攒眉绿,能唱襄阳大堤曲。
酒酣横管咽孤吟,吹裂柯亭傲霜竹。
远空寒云浑不动,老狐应渡黄河冻。
暗回微暖入江梅,何处荒榛挂幺凤。
归来只夸青连钱,貂茸拥鼻行翩翩。
笼纱蜜炬照飞霰,十二玉楼人未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黑夜降临,寒风四起,饥饿的乌鸦呱呱叫着;在这暴风雪的季节,狂风卷起的雪花洒满红色的栏杆。窗户紧闭,室内的艳丽与室外的寒冷形成鲜明对比。华丽的帷幕上,金色的装饰和彩绘的凤凰仿佛在舞动。
女子们身着吴地的盛装,美目盼兮,翠眉如黛,她们在宴会之中唱着赞颂襄阳的歌谣。喝得尽兴之时,有人拿起横笛,孤寂地吹奏着。那笛声悠扬激昂,直冲云霄,有如柯亭翠竹般挺拔刚强,傲然屹立。
远处的天空寒云低垂,巍然不动;一如那些正在黄河之畔跋涉的老狐狸。而在此时,那一丝丝暖意已经悄然注入江梅的心扉。在不知名的荒芜树林中,可能有一只小鸟孤独地栖息在那里。
回到家中,披着毛茸茸的皮草,人们神采飞扬。在这漫天飞舞的雪中,灯火辉煌,照亮了夜空,也点燃了人们的热情。那些豪华的琼楼玉宇之间,人们笑语不断,彻夜无眠。

去完善
释义
注释如下:
1. 饿乌哑哑:乌鸦饥饿的叫声。
2. 暮寒:傍晚时的寒冷。
3. 回风:回旋的风。
4. 急雪:急速的雪。
5. 朱阑:红色的栏杆。
6. 琐窗:指雕刻有连环图案的窗户。
7. 绣阁:华丽的小屋。
8. 艳红兽:指红色吉祥动物图案。
9. 画幕:装饰精美的帘幕。
10. 金泥:金色的涂料。
11. 彩鸾:彩色凤凰图案。
12. 吴妆:江苏一带的女子妆容。
13. 秀色:美丽的景色。
14. 攒眉绿:形容眉毛像绿色一样动人。
15. 大堤曲:古代曲子之一。
16. 酒酣:喝酒喝得尽兴的时候。
17. 横管:横笛。
18. 孤吟:独自吟唱。
19. 柯亭:古代著名的竹笛产地。
20. 傲霜竹:形容竹子坚韧不屈的品质。
21. 远空:遥远的天空。
22. 寒云:寒冷的云层。
23. 老狐:狐狸的一种,通常用来形容狡猾的人。
24. 黄河冻:指黄河结冰的景象。
25. 暗回:暗暗地回来。
26. 微暖:微微的温暖。
27. 江梅:梅花。
28. 荒榛:荒芜的树林。
29. 幺凤:一种小型凤凰。
30. 青连钱:青翠的连钱草,寓意财富。
31. 貂茸:貂皮制成的衣服。
32. 拥鼻行:用鼻子嗅着香气走路。
33. 翩翩:形容风度翩翩的样子。
34. 笼纱蜜炬:笼罩在纱幕中的蜡烛。
35. 飞霰:空中飘落的雪花。
36. 十二玉楼:指皇宫或贵族府邸。

去完善
赏析
《夜归曲》是一首描绘冬日晚归景象的词作,通过细致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风雪中的宁静与生机。
词的上片描绘了风雪中的景物:乌鸦在寒风中啼鸣,朱红的栏杆上覆盖着雪花;绣阁中温暖如春,彩鸾灯影摇曳。这一切都显得静谧而美好。
下片则转向人物活动:吴地美女的妆容,襄阳歌女的歌声,酒酣之时吹响笛子的孤独诗人,以及那傲霜挺立的竹子,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结尾两句更是意味深长:虽然天空依然寒冷,但已经有微暖的阳光照进寒冷的江梅枝头,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而作者归来时,只见灯火照耀下的飞雪,那高楼上的玉人却还没有入睡。这或许意味着他心中的暖意和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夜归曲》是宋代词人曹组的一首描绘夜景的词作。创作时间为公元10世纪至11世纪,正值北宋时期。在这段时间里,曹组经历了人生的高潮和低谷。他曾在朝廷任职,后因犯法被流放。这首《夜归曲》正是在他被贬期间创作的。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北宋政治腐败,民间疾苦深重。许多文人士大夫对现实社会不满,但又无法改变现状,于是将情感寄托于文学创作之中。曹组正是其中的一员,他的作品往往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深深忧虑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夜归曲》中的“云间带雨过山头,兴废年年惯见”,既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也隐含了对国家兴衰的忧虑。而“夜色苍茫连水馆,虫声四面起寒窗”则表现了诗人孤独的心境和对故乡的思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