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青琐窗深红兽暖,灯前共倒金尊。数枝梅浸玉壶春。雪明浑似晓,香重欲成云。
户外马嘶催客起,席间欢意留人。从他微霰落纷纷。不妨吹酒面,归去醒余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窗外绿叶装饰的深红色屏风带来了温暖,在灯光下一起倾倒美酒。几枝梅花泡在玉壶里宛如春天来临。明亮的雪景就像早晨的阳光,香气浓郁如同云彩。
室外传来马嘶声催促我们离开,但是欢乐的气氛让我们依依不舍。任凭细微的雪粒纷纷扬扬落下。不必担忧风吹酒面,回去后我会醒来让脸部的酒气消失。

去完善
释义
1. 青琐窗深红兽暖:指窗户雕刻着精美的图案,红色野兽形象代表温暖。
2. 灯前共倒金尊:在灯光下一起举杯饮酒。
3. 数枝梅浸玉壶春:形容梅花美丽如浸泡在玉壶中的美酒。
4. 雪明浑似晓:雪花明亮如同曙光。
5. 香重欲成云:香气浓郁仿佛变成云朵。
6. 户外马嘶催客起:门外马匹的嘶鸣声催促客人离开。
7. 席间欢意留人:宴席上欢乐的气氛让人不想离去。
8. 从他微霰落纷纷:任凭窗外小雪纷飞。
9. 不妨吹酒面:不在意脸上沾上雪花。
10. 归去醒余醺:回家之后仍然感到酒后的余味。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的意象与情感独具一格。开篇描述室内环境,透过“青琐窗”和“红兽暖”展示出富丽雅致的氛围。接着,借“数枝梅浸玉壶春”表达出了美好的意境,梅花如春日般生机勃发,寓意着人生的美好时光。而“雪明浑似晓,香重欲成云”则突显出梅花的晶莹洁净,其香气浓郁好似云彩缭绕,这也是一种独特的赞美方式。
下片描绘室外景色以及宴会的氛围。“户外马嘶催客起,席间欢意留人”表达了宴会中热情洋溢的气氛,这种热闹的场景更衬托出室内的静谧优雅。而“从他微霰落纷纷”则是词人对自然界景色的细腻观察,同时也暗示了冬日即将到来的信息。最后的“不妨吹酒面,归去醒余醺”则表现了词人在宴会结束后,意犹未尽地带着微醺离开的心境,这种氛围正好为整首词画上了完美的句点。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文字和丰富的想象,将室内外的景象、宴会的氛围以及对自然的感知融为一体,充分展现了作者的才情与个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临江仙》是北宋末年诗人曹组的一首词。据史书记载,这首词大约在宋徽宗时期(约公元1100年-1126年)创作。此时正值北宋灭亡前夕,政治腐败,民不聊生,词人在目睹了社会现实之后,感慨万分,于是写下了这首《临江仙》。
在曹组生活的时代,北宋朝廷内部矛盾重重,外患不断。皇帝昏庸无能,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导致朝政混乱,百姓疾苦。曹组作为一名文人,虽有报国之志,但无法改变这悲惨的现实。在这种背景下,他只能借词抒发内心的忧国忧民之情。
从这首《临江仙》中,我们可以看出曹组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之情。他通过描绘江边的暮色、渔舟唱晚等景象,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这种情感在他的其他作品中也得到了体现,如“梦入江南烟水路,碧波千里,愁情无数”等诗句,都展现了他在那个时代的无奈与惆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