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声声慢

标题包含
声声慢
重檐飞峻,丽采横空,繁华壮观都城。云母屏开八面,人在青冥。凭阑瑞烟深处,望皇居、遥识蓬瀛。回环阁道,五花相斗,压尽旗亭。 歌酒长春不夜,金翠照罗绮,笑语盈盈。陆海人山辐輳,万国欢声。登临四时总好,况花朝、月白风清。丰年乐,岁熙熙、且醉太平。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曹组,男,字汉杰,号云溪,南宋著名词人,出生于江南东路信州(今江西上饶市)。 曹组的生平事迹较为简略,故史书中无详载。据《宋史·艺文志》载:“曹汉杰,信州人,仕至武阶”。由此可知,曹组是宋朝官员...查看更多
Tm555
去完善

译文
两层屋顶高耸陡峭,美丽的光彩划破天际,繁华的都城显得气势磅礴。云雾般的屏风展开八个面,人们仿佛置身于蓝天白云之间。站在高楼上,望向远方的皇宫,如同蓬莱仙境一般遥远。曲折的宫道旁,五色相间的建筑竞相媲美,让人叹为观止。 在这座不夜城的歌舞狂欢中,璀璨的金光与翠绿的景致交相辉映,欢声笑语此起彼伏。熙攘的人群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万国的欢呼声不断。无论在春夏秋冬哪个季节登高远眺,都让人陶醉其中,特别是在繁花似锦的阳春时节,月色皎洁的夜晚,微风拂面,气氛格外宜人。这是一个丰收的年头,百姓生活幸福美满,不妨尽情享受这太平盛世吧!
Tm555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重檐飞峻:指建筑物屋顶结构复杂,高大雄伟。 2. 丽采横空:形容建筑装饰华丽,仿佛腾空而起。 3. 都城:此处指北宋京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4. 云母屏开八面:形容宫殿建筑的高大壮丽。云母屏,用云母制作的屏风。 5. 青冥:天空。 6. 凭阑瑞烟深处:站在栏杆旁,看着皇宫深处的祥瑞之气。 7. 皇居:皇帝的住处,这里指皇宫。 8. 遥识蓬瀛:远远地就能认出蓬莱和瀛洲,比喻皇宫的壮丽。 9. 回环阁道:指曲折盘旋的走廊。 10. 五花相斗:形容各种颜色的花朵竞相开放。 11. 旗亭:古代城市中用以悬挂旗帜的楼台。 12. 金翠照罗绮:金色和翠色照耀着华丽的丝织品。 13. 笑语盈盈:形容人们欢声笑语的样子。 14. 陆海人山辐辏:形容热闹拥挤的人群。 15. 万国欢声:来自各国的欢呼声。 16. 四时总好:一年四季都好。 17. 花朝:春天赏花的日子。 18. 月白风清:月光皎洁,清风徐来。 19. 丰年乐:丰收年景的快乐。 20. 熙熙:繁荣昌盛的样子。
Tm555
去完善
赏析
《声声慢》曹组这首词生动描绘了宋代都城的繁华景象与庆典氛围。上阙通过"重檐飞峻,丽采横空"的装饰风格及高度形象化的比喻,展现了宫殿建筑的宏伟壮丽;接着以"凭阑瑞烟深处"句引导读者遥望皇宫,并设想它如同蓬莱仙境一般。下阙则着重描述当时国家富饶、人民幸福的社会现象:春日的歌舞晚会、琳琅满目的商品以及各地云集的人群等场景凸显出这个时代的昌盛繁荣。整首词动静结合,富有画面感,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国泰民安的美丽画卷。
Tm555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声声慢》是南宋词人曹组创作的一首描绘离别愁绪的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宋徽宗年间(公元1100-1126年)。 当时正值北宋末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战乱频繁。曹组作为一名文人士大夫,他的生活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这首词中,他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的场景和心绪,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战争的忧虑。 此外,这个时期正是宋词的鼎盛时期,许多文人墨客纷纷投入词的创作,使得宋词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曹组的这首《声声慢》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这个时期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Tm555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