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山居 其六

标题包含
山居 其六
不向人间住,何须甲子书。桃花开洞口,竹杖入山初。笔墨从吾好,禅心久已除。倦来开小榻,闲卧对窗虚。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何绛,字叔清,号东廓,明朝时期著名文人。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何景明是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对何绛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何绛在文学、史学、哲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不在人间居住,何须按照甲子记年。桃花在洞中盛开,手拿竹杖开始游历山川。喜欢书法与绘画,早已除去禅修之心。累了就躺下休息,闲适地望着窗外虚无的景象。
去完善
释义
1. 何绛:明朝诗人,字号不详。 2. 不向人间住:不追求世俗的居住生活。 3. 何须甲子书:无须在乎岁月的流逝。甲子,中国传统历法中的计时单位,60年为一个周期,这里代指时间。 4. 桃花开洞口:形容春天桃花盛开的美景。 5. 竹杖入山初:拿着竹杖初次进入山林。 6. 笔墨从吾好:喜爱书法和绘画。 7. 禅心久已除:内心的禅意已经消失。 8. 倦来开小榻:疲倦时展开小榻休息。 9. 闲卧对窗虚:悠闲地躺在床上对着窗户,欣赏窗外的风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何绛的作品,描绘了一幅隐居山林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在自然生活中寻求内心宁静的心境。开篇两句“不向人间住,何须甲子书”,便体现了诗人与世无争、遗世独立的情怀,他既不住在尘世间,也无需用甲子纪年来计算自己的年纪。 接下来四句描述了诗人在山间生活的场景:“桃花开洞口,竹杖入山初”,桃花盛开在山洞口,诗人手持竹杖步入山中,这充分展示了山间的美景和隐逸的意境。而“笔墨从吾好,禅心久已除”则传达了诗人以笔墨为友,追求心灵的自由的愿望,同时表现出他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 最后两句“倦来开小榻,闲卧对窗虚”,描绘出诗人疲倦时打开小榻休息,闲暇时靠着窗户欣赏空灵的景象,进一步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整首诗以其优美的意境和深沉的情感,令人向往隐居生活,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山居 其六》是何绛于清朝康熙年间所创作的古诗。在这时期,何绛身处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的乱世之中,他目睹了民众疾苦和社会矛盾,深感忧国忧民之情。因此,在诗歌创作中,他选择以描绘自然山水之美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向往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在这个特殊时期,何绛经历了家族的衰败和自身的困苦,但他并未因此而沉沦。相反,他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社会,关注民生疾苦,期待国家太平。与此同时,他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在诗歌创作中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此外,康熙年间正处于清朝初期,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逐渐恢复,文化方面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这使得何绛有了更多接触不同思想的机会,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然而,这种繁荣背后仍隐藏着深刻的社会矛盾,这也使得何绛的诗作具有更深层次的思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