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登鼎湖山

标题包含
登鼎湖山
晓日犹未上,笋舆行渐光。山从百丈岭,路绕九回肠。出谷鸟争道,入溪云触裳。才闻钟磬动,吾已觉花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何绛,字叔清,号东廓,明朝时期著名文人。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何景明是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对何绛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何绛在文学、史学、哲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太阳还未升起,竹轿前行逐渐光明。翻越百丈之山,山路曲折如肠。出山谷鸟儿争先,入溪水云朵触碰衣裳。刚听到钟声响起,我已感受到花香。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鼎湖山:位于广东省肇庆市东北部,为著名风景区。 2. 笋舆:轻便的轿子。 3. 百丈岭:指很高的山岭,此处代指鼎湖山的高山。 4. 九回肠:形容山路曲折。 5. 出谷:走出山谷。 6. 争道:争先恐后地飞行。 7. 触裳:接触衣裳,这里指云朵触碰身体的感觉。 8. 钟磬:古代乐器,象征寺庙。 9. 觉花香:闻到香气,表示靠近花丛。
去完善
赏析
《登鼎湖山》何绛是一首描绘登山旅程的诗篇。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晨阳光、翠竹、山路、鸟儿、溪流等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同时,诗中的“钟磬”和“花香”传达了寺庙的宁静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登鼎湖山》是清代诗人何绛创作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清朝末期,即公元1840年至1911年。在清朝末期,中国社会正处于动荡不安的时期,内外矛盾重重,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何绛生逢乱世,一生历经坎坷。他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才华横溢。然而,他在科举考试中屡次受挫,未能取得功名。这使得他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和忧虑。尽管如此,他依然保持着对诗歌的热爱,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世界的看法。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社会制度、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清朝末期的腐败无能,使得民众疾苦重重,民不聊生。鸦片战争的爆发,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国家,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在这种背景下,何绛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感,反映了社会的苦难和人民的心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