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架阁夙有棋癖尝於和篇中讥其不工架阁颇讳
刘伶耽於酒,渊明玩於菊。
君乃癖於文,爱棋尤更笃。
文高新掌故,棋只前秘读。
我昨却莱兵,书法谨夹谷,
不知君讳之,护名如护玉。
耻鼓赵王瑟,欲举渐离筑。
明发疾呼予,开枰数反覆。
盛气欲吞敌,厉响亦惊俗。
失利頳凑颊,得隽喜填腹。
势固健於常,手终弱於仆。
君名高天下,此特一不足。
小负毋重争,帝观有静瞩。
大明昧於小,月固不胜烛。
切勿罪刘五,此笔兢所录。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刘伶嗜酒,陶渊明爱菊。
您擅长文学,酷爱下棋。
文化创新传统,棋艺只向前发展。
昨天我却暂停工作,专注于书法。
不知道您忌讳这些,维护名声如同保护宝玉。
不愿演奏赵王瑟,想展示渐离筑的技艺。
早晨唤醒我,开始反复对弈。
气势磅礴想要击败对手,声响也震惊俗世。
失败则面红耳赤,胜利则欢喜盈怀。
实力依然强于平常,但技巧最终不如我。
您的声誉举世皆知,这只是小事一桩。
小小的挫折无须太执着,皇帝也会静观全局。
光明无法洞察细微,月亮也无法照亮每一个角落。
请勿责怪刘五,这是我为之所记。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刘伶:魏晋时期的文人,以饮酒著称。
2. 渊明:即东晋诗人陶渊明,以赏菊为乐。
3. 文新:指王架阁,因其文采新颖而知名。
4. 夹谷:古地名,位于今山东莱芜。这里指代下棋的规则。
5. 莱兵:指古代莱国制造的兵器。
6. 赵王瑟:古代赵国王室的乐器,象征高雅的艺术。
7. 渐离筑:战国时赵国击筑高手高渐离,这里代表高超技艺。
8. 明发:黎明出发。
9. 开枰:开始下棋。
10. 反覆:指反复思考。
11. 頳:红色。
12. 凑颊:指羞愧的样子。
13. 得隽:赢得胜利。
14. 足:足够。
15. 小负:稍微输一点。
16. 重争:再争论。
17. 帝观:天子的看法。
18. 静瞩:安静的观察。
19. 大明:太阳。
20. 昧於小:被小事蒙蔽。
21. 月固不胜烛:月亮的光芒比不上蜡烛。
22. 刘五:作者自指。
23. 兢:谨慎。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棋为引,诗人描述了王架阁的棋艺偏好与个性特征。诗中的“刘伶耽於酒,渊明玩於菊”两句采用借代手法,分别将酒的喜好者和菊花的赏玩者用来比喻王架阁。接着点明王架阁独特的癖好——痴迷棋局,尤其钟爱围棋。诗人提到自己曾因批评棋局技艺而遭到王架阁的忌讳,但显然诗人的态度是坦然且诚恳的。后半部分则通过描绘棋局比赛的过程来展示王架阁的棋艺特点,同时也揭示了王架阁善于自我宽慰的特点。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使读者仿佛置身棋局,窥见了王架阁生活中的一面,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了解和欣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该诗为宋代诗人危稹所作,此诗名为《王架阁夙有棋癖尝於和篇中讥其不工架阁颇讳》,通过题目可以看出,这首诗是讲述一个叫王架阁的人喜欢下棋,但技艺不佳,却对此颇为避讳的故事。
危稹生活在北宋末年,那时的社会充满了文学艺术的繁荣,但由于政治腐朽、战乱频繁,人们的生活也充满艰辛。在这样的背景下,文人墨客往往寄情于山水之间,以诗歌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社会的忧思。
危稹的这首诗,既展示了他在创作上的才情,又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世事的关心。虽然表面上是描绘一个爱下棋却不善技艺的人物,实际上却是隐喻现实中的某些现象,表现出诗人敏锐的社会洞察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