艮岳百咏 忘归亭
玉景金霞长不夜,松篁泉石更留人。
广寒宫殿秋偏好,待看林梢月色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美丽的风景如同金色霞光,恒久照亮黑夜;松竹、泉水和岩石更令人流连忘返。在迷人的月光下,宫殿显得尤其美好,等待着欣赏林间梢头的明月。
去完善
释义
《艮岳百咏·忘归亭》为南宋诗人李质所作。下面是注释:
1. 艮岳:位于汴京(今河南开封)的一座著名园林。据史载,该园因山势而建,故取“艮”字。
2. 金霞:金色霞光。常用来形容日落的壮丽景色。
3. 不夜:意指日夜明亮,没有夜晚。这里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园林的美丽景致。
4. 松篁:松树与竹子,此处代表园林中的植物景观。
5. 泉石:指山水,隐含了水流和山石的美景。
6. 广寒宫殿:传说中天宫的宫殿,此处以比喻美丽的人工建筑。
7. 秋偏好:秋天特别好。这里是强调秋天的美景和适宜出游的季节。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艮岳百咏 忘归亭》中,诗人李质以巧妙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展现出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卷。首先,他以“玉景金霞长不夜”来形容忘归亭周围的景色,这种景象如同仙境一般美丽壮观,仿佛黄金色的霞光永远照耀在这片土地上,使人不禁陶醉其中。接着,他描绘了松篁、泉石等自然景观,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静谧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宁静。
在诗的后两句中,李质则以广寒宫殿作为比喻,形象地表达了秋天的美好。同时,他还通过对林梢月色的期待,传达出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忘归亭的美丽景致,同时也传达出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艮岳百咏 忘归亭》这首诗创作于宋朝末年,是诗人李质为庆贺南宋皇宫园林——艮岳的落成而作。艮岳位于现今的浙江杭州,曾是南宋皇帝临幸的场所,占地广阔,汇聚了各种奇花异草、珍禽瑞兽,成为南宋皇室游乐的重要场所。
在创作这首诗歌的时候,李质正处于人生的一个重要时期。他在朝中担任侍从官,有着较高的政治地位,但同时他也意识到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百姓生活困苦。这种矛盾的心态使他产生了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
在宋代,由于金兵南侵,使得原本繁荣富饶的江南地区遭受重创,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与此同时,南宋朝廷却仍然沉迷于宫廷享乐,导致内外矛盾激化。李质作为一个有良知的士人,他对这种现象深感痛心。
因此,在这首诗中,李质通过对忘归亭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朝廷沉溺于享乐、忘记国家忧患的忧虑。他以讽刺和劝诫的方式,提醒南宋皇帝和官员们要关注民生疾苦,奋发图强,保卫国家,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