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照雪
等是寻常月,因添雪更明。
看他同样白,与我一般清。
睡鹤应难认,栖乌亦屡惊。
梅花仍有意,相伴听寒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月光还是一样的平常,却因为落雪变得更加明亮。
它看着同样地白,如同我一样清澈透亮。
我想睡鹤可能无法辨认出来,而那些栖息的乌鸦也会多次被惊吓。
梅花仍然保持着它的诗意,陪伴着我们一起聆听寒冷的夜晚。
去完善
释义
1. 等是:都是,等于。
2. 寻常:平常。
3. 因添:因为增加了。
4. 看他:看着它们。
5. 一般清:一样清澈。
6. 睡鹤:比喻沉睡的事物。
7. 应难认:应该难以辨认。
8. 栖乌:栖息的乌鸦。
9. 屡惊:多次受到惊吓。
10. 梅花:此处指雪花。
11. 寒更:寒冷的季节。
去完善
赏析
《新月照雪》是一首描绘月色与雪景相映成趣的诗歌。诗人通过对月亮和雪景的观察,表达了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美的赞赏。
首先,诗中“等是寻常月,因添雪更明”传达了尽管月光如常,但白雪的衬托使它更加明亮。这种对比突显了月光与雪色之间的和谐关系,仿佛二者相互映衬,共同为诗人营造了一个美丽而静谧的世界。
紧接着,“看他同样白,与我一般清”强调了雪与月的共性——洁白无瑕。在诗人眼中,无论是天上的明月还是地面的白雪,都具有纯净无暇的品质。这一句也暗含了诗人对自己的期许:希望像明月那样光明磊落,像白雪那样纯洁无暇。
随后,“睡鹤应难认,栖乌亦屡惊”描述了雪夜中鹤鸟难以识别,乌鸦受惊的场景。这些景象表明了自然界在寒冷冬日的脆弱性,进一步渲染了诗中的氛围。
最后,“梅花仍有意,相伴听寒更”传达了即使在这样的寒冷夜晚,梅花依然坚韧地绽放,并与诗人共同聆听寒冷的夜晚的声响。这首诗以梅花的坚韧和生命力作为结尾,寓意着诗人要在困境中保持坚忍不拔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月色与雪景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洞察力和对人生哲理的独特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新月照雪》是南宋诗人施枢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末年,即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正处于南北宋交替的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施枢生活在这个时代,他目睹了战乱、民生疾苦以及世态炎凉。作为一个关心民间疾苦的文人,他用诗歌记录下了这个时代的困境和人民的苦难。
在这首诗中,施枢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孤寂的画面:新月高悬,映照着白雪皑皑的大地。这看似美丽的景象,实际上却反映了诗人的内心孤独和对战乱的忧虑。他用这种对比的方式,表达了对自己所处时代的深深担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