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舟一首
霅川荷叶浦,彭蠡石榴头。
此地皆奇绝,平生所烂游。
从来贪水国,老去只渔舟。
更有乘桴便,何人从我浮。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霅川荷叶连天,彭蠡石榴结蒂。
此处风光奇特迷人,是我一生尽情畅游之地。
自小便热爱水乡生活,年长后只有渔舟相伴。
若有更便捷的交通工具,谁愿与我共同遨游水上?
去完善
释义
1. "霅川":霅川即今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附近的水乡地带。
2. "浦":河流入海的地方。
3. "彭蠡":即江西省南昌市附近的鄱阳湖。
4. "石榴头":石榴为中国的常见水果,此处"石榴头"应指地名,但其确切位置无考。
5. "烂游":这里是豪放游玩的意思。
6. "水国":水乡之地。
7. "渔舟":渔船。
8. "乘桴":乘坐竹筏或木筏的意思。
去完善
赏析
《泛舟一首》是一首描绘水乡风光的诗,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热爱和留恋之情。诗中提到的“霅川荷叶浦”和“彭蠡石榴头”都是江南地区的著名景点,前者以荷叶覆盖水面而得名,后者则以盛产石榴而闻名。诗人通过对这两个景点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画卷。
诗中的“奇绝”一词,表达了诗人对这些地方美景的赞叹,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这些景点的熟悉程度。他称自己“平生所烂游”,意味着他已经多次游览过这些地方,对这里的景色已经了然于心。
诗人用“从来贪水国,老去只渔舟”来表达自己对水乡的热爱和对渔民生活的向往。他提到自己一直迷恋水国的风情,虽然年纪已老,但仍然渴望过着渔民的生活。这种生活态度,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豁达。
最后两句“更有乘桴便,何人从我浮”,诗人表达了希望有人能够陪他一起泛舟湖上的愿望。这里的“乘桴”是指乘船的意思,“何人从我浮”则是询问有谁愿意和他一起去欣赏这美丽的风景。这首诗以其浓郁的诗情画意,展现了诗人对水乡风光的独特见解和深深眷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泛舟一首》是南宋诗人王阮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190年至1200年间,正值宋金对峙时期。
王阮当时正处于人生的低谷,他因才学出众被任命为南康军司户参军,但因不肯依附权贵,后被贬谪到江西。在这个时期,他游历了赣江,并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作。
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北方的宋金战争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方的南宋朝廷却沉溺于纸醉金迷的生活,政治腐败严重。这种时代背景使得诗人王阮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他将个人命运的起伏与社会现实紧密相连,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