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宿猿洞和张徽韵

标题包含
宿猿洞和张徽韵
更深应是枕双欹,思得臯夔事业齐。 终为清时难退隠,出山甘被百禽啼。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更深的应该是双枕倾斜,想着与皋夔一起完成伟业。 终究因为清廉的时代难以退隐,宁愿被百鸟歌唱也要出山奉献。
去完善
释义
1. "更深":指时间已晚,夜深人静的时刻。 2. "枕双欹":指枕头横卧。这里用来描绘深夜时的情境。 3. "臯夔":比喻贤臣良将,这里可以理解为对国家有贡献的人物。 4. "事业齐":形容功业同等显赫。 5. "清时":指政治清明的时代。 6. "退隠":指辞官隐居,放弃功名。 7. "出山":这里是指离开隐居之地,复出从政。 8. "百禽啼":比喻各种议论和批评。
去完善
赏析
诗人程师孟在这首诗中以深沉的笔调描绘了深夜独处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渴望为国家效力的心情。首句“更深应是枕双欹”写出了诗人夜深未眠的状态,表现出他心事重重,无法入睡。接下来“思得臯夔事业齐”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事业的期待和抱负,希望自己的才华和能力能够像皋、夔这两位古代贤臣一样,为国为民作出贡献。然而,诗人在现实中却面临“终为清时难退隠,出山甘被百禽啼”的尴尬处境,即使身处清廉的时代,也难以实现隐退的梦想,而一旦走出山林,必然会受到各种非议和批评。这首诗通过对个人遭遇的描述,传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无奈和对国家忠诚的热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宿猿洞和张徽韵是南宋诗人程师孟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94年,即南宋光宗绍熙年间。在这个时期,程师孟曾任淮南西路转运使,负责对淮南西路的财政、交通和军事事务进行管理。他的职责范围覆盖了今天的安徽、江西、湖北等地,这也为他游历名山古洞提供了便利条件。 在这一年里,程师孟前往了庐山游览,并夜宿于庐山脚下的宿猿洞。这个洞穴因古代猿猴居住而得名,后来成为僧人的修行场所。程师孟在这里看到了张徽的诗作,深受启发,遂题诗一首以抒发自己的感慨。 在这首诗中,程师孟描绘了自己在宿猿洞中的所见所闻,以及自己对禅宗修行的理解。他通过对自然界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禅宗理念的理解。此外,他还提到了当时的社会现象,如士人热衷于功名,而忽视了内心的修养。这些都反映了程师孟对这个时代的关注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