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热不安寝,整冠常夙兴。 清风入我怀,眷眷如有情。 嗟彼朝市人,正与膏火争。 藏机入钩钤,肆辩纷纵横。 所得无几何,所嗟无一诚。 往来各有趣,南北自分朋。 明德天所相,欺诬祸所婴。 犹如赴火蛾,缠緜尚营营。 悟此澹无作,不与炎凉并。 居闲苦无事,驱马出南城。 登山猿不避,鼓棹鸥靡惊。 谁知瘴岚中,谈笑适此生。 祥凤非矫矫,高鸿本冥冥。 请君少安坐,此诗殊可听。
清姿水石间,相得不可无。 如人饱道义,其色长敷腴。 不受尘土覆,自与人世殊。 我何爱轩冕,冒昧名利涂。 圣人恶洁身,名士多自污。 理亦顾其可,未应如此拘。 往往不知者,假此为穿窬。 吾方存胸中,未敢执一隅。 姑从吾所好,谁能复改图。 不若归去来,无愧石上蒲。
不必效沮溺,聊与世相娱。 荒山无邻里,人烟在村墟。 所以近城市,幽处卜吾居。 门前草三径,堂下柳五株。 虽无羊酪羹,箪瓢亦晏如。 在我傥知足,清贫乐有余。 子云作甘泉,相如赋子虚。 嗟我懒此学,箧中一字无。
穷居不择交,贤否那复辨。 似人辄已喜,况复曾半面。 相见且寒温,不问风雨变。 晚来无与游,澄江喜如练。 携筇信步行,屈曲随山转。 数日雨不止,冲波颓激箭。 旧雨已不来,今雨谁复见。 瓮头香满屋,吾计今已办。 岂复思故乡,无事且彊饭。
子张子谪居大庾,借僧居数椽,阅七年,即东窓种竹数竿,为读书之所。因榜之曰:“竹轩。” 客有见而问焉,曰:“耻之于人,大矣!今子不审出处,罔择交游,致清议之靡容,纷弹射而痛诋,朋友摈绝,亲戚包羞,远窜荒陬瘴疠之所侵,蛇虺之与邻。” 子张子哑然笑曰:“物各有趣,人各有适。子方以窜逐为耻,我独以适心为贵。今吾将叙吾之适,以浣子之适,其可乎?” 客曰:“唯唯。” 子张子曰:“今夫竹之为物也,其节劲,其气清,其韵髙。冐霜雪而坚贞,延风月而清淑。吾诵书而有味,考古而有得,仰首而见,俯首而听,如笙箫之在云表。如圣哲之居一堂,爽气在前,清阴满几。陶陶然不知孰为我,孰为竹,孰为耻,孰为不耻,盎盎如春。醺醺如醉,子亦知此乐乎?” 客闻吾言,神丧志沮,面无人色。吾因以是言而刻诸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