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放猿

标题包含
放猿
放尔丁宁复故林,旧来行处好追寻。月明巫峡堪怜静, 三秋果熟松梢健,任抱高枝彻晓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把你放在宁静的树林里,回想过去在美好的地方游荡。明月照亮了巫峡,看起来非常安静。秋天到了,成熟的果实挂满了松树的枝头,它们整夜不停地歌唱。
去完善
释义
1. 放尔丁宁复故林:放尔,指放出猕猴;丁宁,嘱咐之意;故林,即故乡的森林。此句意为放出猕猴并嘱咐它们回到故乡的森林中去。 2. 旧来行处好追寻:旧来,从前;行处,曾经行走过的地方。此句意为在猕猴从前走过的地方可以找到它们的踪迹。 3. 月明巫峡堪怜静:月明,指月光照亮;巫峡,长江三峡之一,位于重庆市巫山县;堪怜,值得怜悯。此句意为在明亮的月光下,巫峡显得格外宁静,令人心生怜悯之情。 4. 三秋果熟松梢健:三秋,指秋天;果熟,指果实成熟;松梢,松树梢头。此句意为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时,松树梢头的枝条更加健壮。 5. 任抱高枝彻晓吟:任抱,指猴子抱着树枝;高枝,指高高的树枝;彻晓,整个早晨。此句意为猴子整晚都抱着高高的树枝鸣叫。
去完善
赏析
《放猿》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王仁裕在秋天放飞一只被禁锢的猿猴时的场景。他先是叮嘱它回到原来的森林家园,那里有它曾经行走过的痕迹可以追寻。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宁静的巫峡,秋天的果实挂在松树梢头,健康茁壮。诗中的"任抱高枝彻晓吟"一句,意味着让猿猴回归自由,尽情地拥抱它所熟悉的高大树枝,直到天明还在欢快地歌唱。整首诗寓意深刻,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放猿》是五代十国时期著名文学家王仁裕的一首叙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947年左右,正值五代十国时期的后汉年间。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民不聊生。 在这一时期,王仁裕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曾担任过唐朝的官员,后因战乱辞官归隐。然而,他并没有远离政治漩涡,后来在后汉政权中担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等职。他的文学成就受到了后汉皇帝刘知远的赏识,但他对朝政的失望和对民间疾苦的同情使得他在这一时期创作了许多反映民生疾苦的诗篇。 《放猿》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乡村遇到一群被放生的猿猴的场景。通过这一场景,作者表达了对战乱时期百姓生活的关切和对统治者不顾百姓死活的愤怒。同时,他也表达了希望民众能够摆脱战乱,过上安宁生活的愿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