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来诗过有称誉再和

标题包含
来诗过有称誉再和
任重非所胜,位高忧疾颠。 归耕半顷秫,荣枯付樽前。 来作江南牧,衰谢愧五贤。 喜闻复故境,中兴颂周宣。 贤能不复遗,纡余定为妍。 勿笑百僚尾,三署会须肩。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守,字子固,号儋州,河南开封人。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张守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中进士,历任州县官职。靖康之难后,随宋高宗南渡,历任尚书郎、给事中...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肩负重大责任难以承受,地位崇高忧虑满身。 还是回归田园耕种五谷,任凭荣辱得失杯中消散。 来到江南担任地方长官,衰老凋谢令五贤汗颜。 欣喜听闻故土繁荣昌盛,歌颂周宣王中兴伟业。 贤能之士定当重用,宽裕有余必定优雅。 不要嘲笑位居末位的官员,三个部门需同舟共济。
去完善
释义
1. 任重非所胜:担任重要职务超过了自己的能力范围。 2. 位高忧疾颠:职位高时担忧生病困扰。 3. 归耕半顷秫:回乡务农,耕种一公顷的农作物。 4. 荣枯付樽前:世事的兴衰取决于喝酒之前的感悟。 5. 来作江南牧:来到江南地区担任行政长官。 6. 衰谢愧五贤:年老体衰,感觉愧对五位贤才。 7. 喜闻复故境:听到家乡恢复往日的繁荣。 8. 中兴颂周宣:歌颂国家的复兴如同周宣王时代一样。 9. 贤能不复遗:有才能的人不会被埋没。 10. 纡余定为妍:谦虚礼让的人才会有美好前途。 11. 勿笑百僚尾:不要笑话朝臣中的地位最低者。 12. 三署会须肩:共同承担责任,将责任分担到肩膀上。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展示了诗人张守淡泊名利、甘愿归耕的心境。首先,“任重非所胜,位高忧疾颠”表达了他对于重任的担当以及身居高位的忧虑。接下来的“归耕半顷秫,荣枯付樽前”表达了诗人选择回归田园生活,将人生的荣辱成败都寄托在酒杯之中。 “来作江南牧,衰谢愧五贤”则表明了诗人即使面对五贤那样的名士也毫不逊色。他希望自己能在江南之地有所作为,并认为衰败凋零之际也是向贤者学习的最好时机。 “喜闻复故境,中兴颂周宣”表现出诗人听到故土复苏的喜悦之情,他希望国家能够像周宣王一样振兴,恢复往日的辉煌。紧接着,“贤能不复遗,纡余定为妍”表示贤明之士不会被埋没,他们的才华终将绽放光彩。 最后,“勿笑百僚尾,三署会须肩”是诗人勉励自己的话语,他告诉世人不要嘲笑他的卑微地位,因为他相信自己终究会在三署(古代官职)崭露头角。 整体而言,这首诗歌展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以及誓要为国为民贡献力量的决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来诗过有称誉再和》是宋代诗人张守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宋哲宗元祐年间(1086-1094年)。这个时期,张守因政治斗争失势,被贬谪到杭州一带。 在这个阶段,北宋王朝内部矛盾重重,政治斗争激烈。一方面,王安石推行的新法引起了很多争议;另一方面,保守派人士试图恢复旧制,导致朝廷内外势力分化。张守作为新党成员,在政治斗争中受到打压,因此他在这段时间里心情抑郁,创作了许多感慨身世之作。 张守在杭州期间,结识了苏东坡、米芾等文人墨客,与他们相互唱和,诗酒相欢。尽管生活境遇不佳,但张守并未放弃对文学的追求,他的作品在当时颇具影响,为后世所推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