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遥望中原,荒野之外可见诸多城市。曾几何时,繁华的景象掩盖了一切,富丽堂皇的建筑比比皆是。如今,万岁山周边已是繁华不再,蓬壶殿内也再无欢声笑语。如今的现实是,战马遍布四郊,战乱纷飞。
士兵何在?他们身处前线挥洒热血。百姓何在?他们在苦难中挣扎求生。山河依旧,但村落凋零。何时才能组织英勇的队伍,扬鞭挥戈,渡过河洛,收复失地?那一日重归故地,我将再次游览汉阳,骑着黄鹤畅游人间仙境。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中原:指被金人侵占的中国北部地区。
2. 荒烟:指被战争破坏的荒芜景象。
3. 城郭:城市和城堡,这里指被金人侵占的城市。
4. 想当年:回想起过去繁华的时代。
5. 花遮柳护:形容环境优美。
6. 凤楼龙阁:华丽的楼阁。
7. 万岁山:皇帝游玩的地方,这里指金人的皇宫。
8. 珠翠绕:形容皇宫中美女众多。
9. 蓬壶殿:古代宫殿名,这里指金人的皇宫。
10. 笙歌作:奏乐歌唱,形容皇宫中的欢乐景象。
11. 铁骑满郊畿:形容金人的骑兵遍布郊区。
12. 风尘恶:环境恶劣,战争频繁。
13. 安在:在哪里。
14. 膏锋锷:刀剑砍杀。
15. 填沟壑:死于战乱。
16. 如故:依然如故。
17. 千村:乡村。
18. 寥落:荒凉。
19. 何日:哪一天。
20. 请缨:主动请缨。
21. 锐旅:精锐部队。
22. 一鞭直渡清河洛:形容迅速收复失地。
23. 却归来:然后回来。
24. 再续汉阳游:再次游览汉阳。
25. 骑黄鹤:骑着黄鹤离去,表示要离开此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的意象与情感,雄浑而又深沉,表达了作者渴望统一国家、驱散战乱的豪情壮志和无尽的悲痛之情。从“铁骑满郊畿,风尘恶”一句可以看出战争带来的痛苦和对民生的担忧。结尾部分表达出坚定的信念:终有一天会重整河山,收复失地,之后再到黄鹤楼游玩,寓意对未来满怀信心。全词展现了岳飞崇高的家国情怀,让人感慨万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这首词是南宋著名抗金将领、文学家岳飞在公元1142年登上武昌的黄鹤楼时所作。这一年对岳飞来说非同寻常,他因莫须有的罪名被投降派诬陷并下狱。因此,这首词既是抒发个人情感,也是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和关注。
此时期的中国,金国势力正盛,他们侵占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并对南宋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南宋统治者采取妥协求和政策,这引起了主战派的强烈不满。在这样的背景下,岳飞以他的勇毅及政治智慧成为抗击金兵的中流砥柱。然而,其英勇的抵抗并未得到当权者的理解和支持,反而因为主战立场遭到投降派的陷害,最终被赐死。
基于以上人生际遇和时代背景,岳飞在词中表达了对国家危机的焦虑以及对壮志未酬的不甘。他用“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以及“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等豪言壮语,展现了他誓死抗击外侮的决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