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微之国史读易彻章梦谒晦翁相与从容话言今年读周官再用前韵录以垂教正谨依韵酬谢 其一
伊人寤寐自求之,钻仰应无咫尺违。
试看后来身愿学,便如当日自归依。
及门定许偕行止,下笔何由谬是非。
好把遗编还指示,也教都识大音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梦中之人求之不得,仰望之间恐难相逢。
看那些立志求学的人,如同我当初归依学术一般。
一同迈进学术大门,论文定要行止相符。
持此典籍以引导他们,让他们也知道稀世之音的珍贵。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微之:可能是某地名字,但具体意义不明确。
2. 国史:古代国家历史的官方记录。
3. 读易彻章:指学习《周易》的章节。
4. 梦谒:梦见拜见。
5. 晦翁:指宋朝理学家朱熹。
6. 从容:舒缓,不慌不忙。
7. 周官:《周礼》,儒家经典之一。
8. 伊人:这个人。
9. 寤寐:梦想。
10. 自求:自己寻求。
11. 钻仰:钻研、仰慕。
12. 无咫尺违:没有距离可以违背。
13. 后来身:后世之人。
14. 都识大音希:都知道重要的东西是不可多得的。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度正的作品,表达了他对学问和师道的尊崇。“伊人寤寐自求之”描述的是作者对于学问的渴望,即他愿意去追求并深入理解知识。接下来的一句“钻仰应无咫尺违”则表达了诗人即使面对困难也要坚持研究的决心。
在诗的第三、四句中,作者提到了自己的心愿,希望自己能够跟随先贤的脚步,不断地学习和进步,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学生也能如自己一样热爱学习。第五、六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老师的重要性,因为老师的教导可以帮助我们避免犯错误。
最后两句“好把遗编还指示,也教都识大音希”,则表明了诗人希望以自己的行动去影响他人,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学问的重要性和美好。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充满正能量的诗篇,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热爱以及对教育的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去年微之国史读易彻章梦谒晦翁相与从容话言今年读周官再用前韵录以垂教正谨依韵酬谢 其一》是南宋诗人度正创作的一首词。此诗大约创作于公元1245年左右,当时南宋正值理宗时期,时局动荡不安。
度正生活在一个战乱频仍的年代,他的一生充满波折。早年的他壮志满怀,致力于为国效力,但是后来因遭权臣排斥,命运多舛,让他逐渐领略到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在这段人生历程中,他与晦翁等志同道合的友人相互扶持、相互鼓励,一起度过了一个又一个艰难的岁月。
这首诗反映了他生活的时代氛围以及自己的际遇。诗中的“国史”,表明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关心;“读易彻章梦谒晦翁”,则描绘了诗人身处困境时与挚友相互倾诉、彼此安慰的场景。而在今年的读周官之中,再度回忆起曾经的岁月,感慨万分,遂用前韵留下这些文字,既是记录过去的经历,也是表达对友人的深深怀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