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 其四
东秦西洛景相望,只候花开是醉乡。
曾见玉香毬最好,樽前何独说姚黄。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东边秦国西边洛阳的风景相互辉映,只等花儿盛开时陶醉其中。
曾经见过最好的玉香球,在酒宴上为何只谈论姚黄呢?
去完善
释义
《牡丹 其四》是一首描绘牡丹花的诗,作者是北宋诗人黄裳。以下是该诗句的注释:
1. 东秦西洛:这里指中国的东部和西部,分别代表山东地区和洛阳地区。在古代,山东和洛阳都是牡丹的重要产地。
2. 景:景观,景色。
3. 只候:只等待。
4. 花开:开花的季节。
5. 是醉乡:陶醉在其中。
6. 玉香毬:一种牡丹品种的名字。
7. 樽:酒杯。
8. 姚黄:一种著名的牡丹花品种,以其黄色花瓣和优雅的花型闻名。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东秦西洛景相望”起笔,描绘了东西两地的美景如画卷般展开,彼此相映成趣。诗人通过这两个地方的美景,传达了当时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接下来,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只候花开是醉乡。” 这句话意味着在诗人的心中,等待花开的时刻就如同身处美酒的陶醉之地,寓意着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和沉醉。
接着,诗人回忆起一段美好的经历:“曾见玉香毬最好。” 这里提到的“玉香毬”指的是一种珍贵的牡丹品种,其花型丰满,香气浓郁,被誉为最佳品种。而“樽前何独说姚黄”则是对这一品种的独特赞美。在诗人的眼中,这种名为“姚黄”的牡丹与其他品种相比,更显出高贵典雅的气质。因此,诗人感慨于“姚黄”之美,仿佛陶醉其中。
整首诗从东西两地的美景、花开时的欢愉、对珍贵牡丹品种的回忆等多个角度展示了诗人对美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人通过对各种美好事物的描述,流露出自己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牡丹·其四》是南宋诗人黄裳创作的一首赞美牡丹花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67年前后,此时正值南宋时期,国家局势相对稳定。
黄裳(1147-1198),字文叔,号紫微山人,福建莆田人。他自幼聪慧过人,学识渊博,历任地方官职,最后升至龙图阁学士、尚书省右丞。他在政治上颇有建树,但同时也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文人。黄裳一生热爱山水,游览过许多名胜古迹,写下了大量的诗篇。
在创作《牡丹·其四》时,黄裳已经步入中年,正是他政治生涯的高峰期。此时南宋社会相对繁荣,文化艺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黄裳作为一位有远见的政治家,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文作品,歌颂祖国的美好河山和人民的生活变迁,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
在这个时期,牡丹花被誉为“国色天香”,象征着富贵和繁荣。黄裳以牡丹为题材,通过描绘牡丹花的美丽姿态和娇艳品质,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