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桂花
开门惊积叶,秋气日以厉。
独芳摇落中,粲粲岩下桂。
幽芳不自怜,怊怅纷满地。
未忍蹋残英,何以娱晚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推开房门,惊见落叶堆积;秋天的气息愈发浓厚。
唯有桂花独自芬芳,在凋零的季节里傲然挺立。
这幽香的花朵不为自己惋惜,却因无法欣赏而惆怅满怀。
不忍心踩踏这些残花败叶,如何在暮年寻得欢乐呢?
去完善
释义
1. 开门:指诗人推开屋门。
2. 积叶:指堆积在地面上的落叶。
3. 秋气:秋天的气氛。
4. 以厉:逐渐严厉。这里形容秋天气氛越来越萧瑟。
5. 独芳:特指岩桂花独自开放的花朵。
6. 摇落:凋谢脱落。这里指其他花朵已经凋谢。
7. 粲粲:明亮的、鲜明的。这里形容岩桂花的美丽。
8. 幽芳:形容桂花的香气清淡而悠长。
9. 不自怜:自己不会顾影自怜。
10. 怊怅:惆怅、失望的情绪。
11. 纷满地:形容满地落叶繁多。
12. 未忍:不忍心。
13. 蹋残英:踩踏掉落的花朵。
14. 晚岁:晚年。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以及诗人对于岩桂花的感叹和赞赏。开头两句“开门惊积叶,秋气日以厉”描绘出秋天萧瑟的景象,落叶堆积,秋意渐浓。接下来的诗句则转向岩桂花,虽然百花凋零,但岩桂花却在这样的环境中绽放出独特的光彩,成为了诗人的焦点。诗人用“独芳摇落中,粲粲岩下桂”表达了对岩桂花的赞美。
然而,诗人并未止于对岩桂花的赞美,而是进一步写出了自己对这种独特美景的感慨——“幽芳不自怜,怊怅纷满地”。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岩桂花不惧环境的顽强生命力以及虽然无人欣赏却仍独自绽放的坚韧品质的赞美,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美的深度思考。
最后两句话“未忍蹋残英,何以娱晚岁”,则是诗人对于即将逝去的美好时光的留恋,也是对未来生活的期许。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态度的执着和坚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岩桂花》是南宋诗人朱松于公元1145年创作的诗歌。朱松(1097-1143),字乔年,号韦斋,宋朝著名诗人、学者。他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其学术思想影响深远。朱松自幼聪颖好学,年轻时曾考取进士,历任州郡官员。然而,由于时局动荡,他在官场上的经历颇为坎坷。
在创作《岩桂花》时,朱松正担任温州通判一职。当时,金兵入侵中原,南宋朝廷被迫南迁。作为文人官员,朱松忧国忧民,时刻关注国家的安危。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抗金战争的关注和忧虑,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同时,他也抒发了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正值南宋初期,国家面临外患内忧的困境。一方面,金兵不断南下侵扰,导致民生凋敝;另一方面,南宋朝廷内部矛盾重重,政治腐败严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朱松作为一位有良知的文人官员,他以诗歌为武器,表达了自己的爱国情怀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