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吴大卿二首 其一

标题包含
寄吴大卿二首 其一
谢公拥鼻忧不免,笑闵乞燔东郭颜。 问讯袖中医国手,不应长与一筇闲。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朱松(1097年-1143年),字乔年,号韦斋,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人。南宋官员、文学家,理学家朱熹的父亲。 朱松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中...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谢公忧国伤时,谁能避免?笑容中带着忧虑,向乞求者布施,如同东方博士颜回献祭一般。 试问哪位名医是隐藏在民间的高手?不应该让这等人才长期过着清贫无为的生活。
去完善
释义
1. 谢公:指晋朝的谢安,字安石,曾以“拥鼻吟”这种别具一格的诗风表达忧国忧民的心情。这里用以比喻作者友人吴大卿。 2. 笑闵:嬉笑中隐藏忧虑之情。 3. 乞燔:“乞”,乞讨;“燔”,燃烧。这里指的是焚须以示决心。东汉末年王莽篡位时,张俭投奔孔融,自觉形貌不足以服众,乃剃须发、毁其容貌。他剃须的行为在当时被称作“乞燔”。 4. 东郭颜:即东郭牙。周文王的大臣,周武王的老师。成语“管鲍之交”中,鲍叔牙推荐了管仲做齐桓公的国相。这里的“东郭颜”是形容一个有才干的人,借用了这个典故。 5. 问讯:探询情况。 6. 袖中:暗含的意思是自己胸中有才。 7. 医国手:指治国良策,治理国家的人才。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之情及对其朋友(吴大卿)的关切和期望的诗作。诗人引用东郭颜的典故,暗示了国家的灾难和人民的不幸。同时,以谢安为例,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困境但始终心系国家大事的忧国忧民之心。“袖中医国手”,寓意朋友的才华和能力应该被重用,不应让他闲散度日。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北宋末年,朱松写下了一首名为《寄吴大卿二首 其一》的诗篇。这首诗歌是朱松写给他的朋友吴大卿的,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朱松生活在北宋末年,这是一个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时期。他在官场上的地位并不高,但始终保持高尚的品质和坚定的信念。朱松的好友吴大卿在当时也是一个有才华、有抱负的文人,他们共同度过了许多艰难的岁月,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这个时期,北宋朝廷内部斗争激烈,外有金兵侵扰边疆。尽管生活艰辛,但朱松并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也寄托了对未来的期许。在这首诗中,朱松写道:“秋风江上草萋萋,烟水无涯际会稀。独倚蓬窗北顾眼,伤心平楚白云飞。”表达了他对友情的怀念和对美好景色的欣赏。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