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游西峰院留别友人

标题包含
游西峰院留别友人
兀兀掩关坐,后土冒泥涂。 繁阴忽披猖,怀哉叹离居。 眷我二三子,共此一日娱。 欣然忘华陋,意行非始图。 围竹粉黏带,弄泉云遶裾。 共赌羊山棋,不钓温水鱼。 野色一以暝,归舟相与拏。 岂无软脚酒,新熟不用沽。 急景弃尺璧,中原睠丘墟。 丈夫患不免,低回竟何如。 安能逐儿辈,飞翔争腐余。 但忧著鞭子,滞留嘲贾胡。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朱松(1097年-1143年),字乔年,号韦斋,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人。南宋官员、文学家,理学家朱熹的父亲。 朱松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中...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独自静坐在小屋中,身后的泥土覆盖着大地。突然乌云密布,感叹着离别的忧愁。回顾我们这些朋友,共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大家忘却了环境的简陋,开始了愉快的行动,并非一开始就有计划。围着竹林嬉戏,脚下是缠绕的小溪。一同观赏山中的棋局,却不曾垂钓热水鱼。夜色悄然降临,一同乘船返回。美酒佳酿已然备好,无需再去购买。光阴匆匆流逝,心中却挂念着故乡的土地。大丈夫最怕的是无法逃避现实,但这又能怎么办呢?怎么可能追逐那些人,争夺那些毫无意义的财富呢?唯一担心的是挂牵琐事的人,嘲笑那些遭遇困境的人。
去完善
释义
1. 兀兀:意为坚定不移地,顽强执着地。出自《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 2. 后土:原指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这里指皇后的居所。 3. 繁阴:浓密的树荫。这里指遮天蔽日的树林。 4. 披猖:散乱的样子。 5. 二三子:指朋友或同伴。语出《论语·先进》:“二三子,吾无隐乎尔。” 6. 华陋:豪华和简陋。形容生活环境好坏参半。 7. 意行:随兴而行,随心所欲。 8. 粉黏带:指女性化妆时用的粉末。这里借指周围的装饰和陈设。 9. 弄泉:在泉水中嬉戏。这里指在山水间游玩。 10. 羊山:位于山东省莒县的一处风景区。因形状像羊而得名。 11. 温水鱼:原指用温水孵化的鱼苗,这里泛指各种鱼类。 12. 野色:田野风光。 13. 拏:通“拿”,取。这里指驾船离开。 14. 软脚酒:一种低度的黄酒,适合老年人饮用。 15. 急景:迅速流逝的时光。 16. 弃尺璧:语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这里指抛弃世俗名利。 17. 中原:中国的中部地区。这里代指中国。 18. 睠丘墟:回头看那荒芜的地方。这里表示回顾过去,感叹世事沧桑。 19. 低回:犹豫不决,反复考虑。 20. 儿辈:年轻人。这里指那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 21. 腐余:腐烂的食物。这里指卑微的地位和低下的生活。 22. 但忧:只担忧。 23. 著鞭子:喻指受到鞭策,努力工作。 24. 滞留:停留不动,无法前进。 25. 嘲贾胡:嘲笑那些贪财的人。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离别之情和表现诗人豪情的诗。开篇描写了作者在闭关静修时的孤独情景,后土冒泥涂,表现了环境的荒凉。接着笔锋一转,描绘了与友人共享欢乐的愉悦场景,欣然忘华陋,意行非始图,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人通过围竹、弄泉等细节,刻画了与朋友在一起的美好时光。而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友情的留恋,情感真挚感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游西峰院留别友人》是南宋诗人朱松于公元1145年所创作的一首离别诗。这首诗的写作时间正值南宋初期,当时金兵南侵,国家局势动荡不安。 朱松在公元1145年时正处于他人生的重要时期。在此之前,他曾担任婺州金华县丞、文林郎等职,因不满时政而辞官回乡。这一年,朱松的好友沈焕调任京师,他送行到苏州,并与好友畅游名胜古迹,期间写下了这首离别诗。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南宋初年国家正处于战乱之中,人民生活困苦。诗人虽远离朝政,但仍心系国家安危。在与友人别离之际,他以一首《游西峰院留别友人》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国家的忧虑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