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彦允见和约游东山作荔枝次韵
天工倾倒不余力,唯有荔枝香味色。
君家桃李要争妍,肠断鬓丝禅榻客。
书生瓮葅天所支,煮茗夸妓非良规。
腹饥眼寒君不忍,著诗唤作东山嬉。
冰盘绛实光照市,归来香满巫阳袂。
明日人传玉蕊仙,绝胜空赋青龙柿。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天空都在尽全力倾倒着力量,只为呈现这荔子的颜色和香气。
你家的桃花和李花争相开放,让那位苦行修禅的人也为之动容。
书生是靠着瓮中之水得以存活的天神眷顾,而饮酒喝茶并称赞妓女并不是一个良好的习惯。
当你饥饿和寒冷的时候,总是写诗来安慰自己,似乎只有在诗歌中才能找到那份宁静和快乐。
那个如同冰盘般的红荔,它的光亮照满了整个市场,归来时,那芳香充满了我的衣袖。
明天人们会谈论这如仙人般的美女,胜过只有空洞赞美的青龙柿子。
去完善
释义
1. 东山:现位于福建福州北郊的东麓,北宋时期已是著名的风景区。
2. 天工:此处指大自然赋予的天然成果,即水果等植物。
3. 不余力:意为不遗余力,形容付出所有的力量,毫无保留。
4. 荔枝:水果名,属无患子科植物,果实皮红肉白,味甘美。
5. 争妍:竞相逞艳之意。
6. 禅榻:禅床或禅椅,是禅宗修行者坐禅的用具。
7. 书生:读书之人,这里泛指文人。
8. 瓮葅:即腌菜,古人常用瓦罐腌制蔬菜。
9. 煮茗:泡茶或烹茶的意思。
10. 妓:此处指艺妓,卖艺不卖身的女子。
11. 非良规:不是好的行为规范。
12. 巫阳:古神话中主管死亡的女神。
13. 袂:袖子。
14. 人传玉蕊仙:此处暗指荔枝树的来历传说。
15. 绝胜:远远超过之意。
16. 空赋青龙柿:诗人称赞荔枝比青龙柿好。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朱松的作品,描绘了友人汪彦允邀请他一起游览东山的情景。诗歌开头以“天工倾倒不余力,唯有荔枝香味色”赞叹荔枝之美,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接着以“君家桃李要争妍,肠断鬓丝禅榻客”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的孤独之感。
在“书生瓮葅天所支,煮茗夸妓非良规”这两句中,诗人以瓮葅(腌制蔬菜)自喻,表示自己的清贫生活,同时批评那些夸耀声色犬马的人。随后,“腹饥眼寒君不忍,著诗唤作东山嬉”则表达了友人汪彦允的关怀和情谊。
紧接着,“冰盘绛实光照市,归来香满巫阳袂”描绘出荔枝的美味与诱人,使得诗人流连忘返。最后两句“明日人传玉蕊仙,绝胜空赋青龙柿”则表示诗人认为自己品尝到的荔枝比传说中的玉蕊仙果还要美味,从而强调了荔枝之珍。整首诗通过对荔枝的赞美以及对友情的感慨,展现出了朱松的独特才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朱松(1097-1143),南宋政治家、诗人,他在诗坛上以才华横溢著称,为南宋文坛留下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这首《汪彦允见和约游东山作荔枝次韵》是他晚年寓居福建时所作。
汪彦允是他的朋友,当时两人都身处政治斗争的旋涡之中,深受朝廷党争的影响。他们原计划在东山游赏美景并品尝荔枝,但因世事纷扰,未能成行。朱松在诗中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高宗年间(1127-1162),这是南宋建立后的一段时期。当时,南宋政权刚刚建立,国家正处在新旧交替、社会动荡的阶段。金兵南下,战事频繁,百姓疾苦。朝政腐败,奸臣当道,政治斗争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朱松等文人志士积极投身于抗金事业,希望能够重整山河,恢复中原。然而,他们的理想往往受到现实的残酷打击。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