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秀峰
原隰驱驱过一冬,好山何处不相逢。
层峦叠嶂分高下,翠霭晴岚晕淡浓。
小至停车休作暇,迁来携酒款从容。
千崖竞秀吾乡远,只在南容独秀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新年的冬天里匆匆走过原野,美好的山水总有相逢之时。
高山峻岭各有高低之分,翠绿的山气在阳光下变得朦胧。
小雪时节在路边稍作停歇,准备着美酒和悠然的心情。
虽然家乡的美景远在千里之外,但美丽的山峰就在眼前。
去完善
释义
1. 原隰:指原野和湿地。
2. 驱驱:形容繁忙劳碌的样子。
3. 好山:指美丽的山峰。
4. 翠霭:青绿色的云气,多用于描绘山林景色。
5. 晴岚:晴朗天气中的山间雾气。
6. 小至:冬至的前一天,即今农历的十一月廿七。
7. 款从:慢慢欣赏,从容品味。
8. 千崖:众多的山峰。
9. 南容:指广西桂林一带的南岳衡山。
去完善
赏析
《独秀峰》张琮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欣赏秀丽山景的过程。首联抒写诗人驱马匆匆走过冬季的原野,感叹山水风光的赏心悦目;颔联和颈联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层峦叠嶂、翠霭晴岚的美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身在旅途的从容与潇洒;尾联则借“千崖竞秀”的壮观景象,突出了独秀峰在诗人心中的地位。全诗笔调流畅,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独秀峰》是明代诗人张琮所创作的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独秀峰的雄奇景色,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明朝成化年间,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张琮作为当时的文人雅士,深受时代氛围的影响。他游历各地,结交名士,赏鉴山水,抒发情志。在这期间,他来到桂林,被独秀峰的奇特景观所吸引,遂创作了这首诗歌。
张琮在这一时期的生活经历了许多起伏。他与朋友交流心得,畅谈世事,相互启发。然而,他也曾遭遇挫折,如科举失利、官场风波等。这些人生经历使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常和自然的永恒之美,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那个时代,人们普遍关注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张琮也不例外,他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关心民生疾苦。因此,他的诗歌作品既表现了个人的情感体验,也反映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在这种背景下,《独秀峰》一诗成为了明代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