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诸公赠将官鹿浩然
休把长缨便请行,如今正属泰阶平。
醉看夜月清罇倒,卧对秋风白发生。
羞向热官称命薄,喜随寒士以诗鸣。
他年采药鹿门去,不许人间知姓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请不要轻易地离开,现在正是国泰民安的时候。
醉意中欣赏着明亮的月亮,手中倒酒,惬意中对着秋风而感年华已逝。
不再羡慕那些有地位的人,反而喜欢与淡泊名利的才子们一起吟诗作对。
将来有一天,我要隐居山林,过上与世无争的生活,不让世人知道我的名字。
去完善
释义
1. 长缨:比喻战争或武装斗争。这里指征召参军。
2. 请行:请求前往某地。这里指请求参军出征。
3. 泰阶平:古代天文术语,指天上的三阶平行,象征国家安定和平。
4. 清罇:洁净的酒杯。
5. 白发生:形容头发变白,表示年老。
6. 热官:地位高、权力大的官员。
7. 寒士:贫穷的读书人。
8. 鹿门:即鹿门山,位于今湖北省襄樊市东南,东汉末年名士庞德公携妻子登鹿门山,因以为号。这里代指诗人隐逸之处。
9. 采药鹿门去:采药鹿门山,表示隐居生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王灼对于鹿浩然这位将官的赞赏和敬仰。诗歌首联表现了当今时局稳定,国家昌盛的景象,暗示了鹿浩然在这种背景下无须急于表现才能;颔联通过描绘其豪迈饮酒、悠然自得的形象,展现了他面对现实困境的乐观与旷达;颈联则借“热官”与“寒士”的对比,突出了鹿浩然的高尚品质和不慕名利的精神风貌;尾联更以鹿浩然隐居于世的期许作为诗意的收束,强调其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全诗跌宕多姿,雄浑豪放,既展现出作者对友人的诚挚赞美,也寄寓了其隐逸思想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诸公赠将官鹿浩然》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王灼之手。王灼生于公元1135年,逝于1216年,一生经历坎坷,但始终坚守文人的气节。他的诗歌创作跨越了两个朝代——南宋和金朝,当时战乱频仍,人民生活困苦。
在诗的创作时期,王灼正逢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时。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是民族矛盾激化,金兵不断南侵,导致中原大地烽火连天,百姓流离失所。王灼作为一名有良知的文人,对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苦难深感忧虑。他虽未从军,但在诗中表达了对英勇抗战的将领的敬仰和对国家安宁的期盼。
在这段时间里,王灼结识了鹿浩然这位将官。鹿浩然忠诚勇毅,誓死保卫国土,得到了王灼及其他友人高度评价。因此,王灼以次韵的形式写下这首诗,赞美鹿浩然的高尚品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安危的关切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