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任元受除夕
九重无路扣天阍,万里何时返荜门。
岁晚浓愁催白发,夜来只影落寒罇。
谁令兴发水云国,独忆春归花柳村。
知有笔端三昧力,试将些语为招魂。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寻求天道却无路可通,
何时才能重返故乡?
年岁已高,忧愁催生白发,
夜晚孤独,身影落在寒杯。
是谁让我兴起漫游之情?
独自在怀念春天的村子。
我知道文字具有神奇之力,
尝试用这些字句为你招魂。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九重:指天子居住的深宫,这里借指皇帝。
2. 天阍:天子的宫门。
3. 万里:形容距离遥远。
4. 荜门:用荆条编成的简陋门户,比喻贫寒的家境。
5. 岁晚:一年将尽的时候。
6. 浓愁:深深的忧愁。
7. 催白发:使头发变白,形容时间流逝之快。
8. 夜来:夜晚来临时。
9. 只影:孤独的影子,形容孤单。
10. 落寒樽:落在寒冷的酒杯上,形容孤独饮酒的情景。
11. 谁令:即“谁使”,指谁引发了这个情感。
12. 水云国:泛指水乡和山区,这里指诗人的家乡。
13. 独忆:独自回忆。
14. 春归:春天回来的时候。
15. 花柳村:花柳繁茂的地方,这里指诗人的家乡。
16. 知有:知道拥有。
17. 笔端三昧力:指用笔描绘出来的艺术魅力。
18. 些语:些许话语,这里指诗人写诗时的语言。
19. 招魂:呼唤灵魂归来,这里指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赏析
《次韵任元受除夕》是宋代诗人王灼创作的一首表达怀才不遇和思乡之情的诗作。在诗中,作者通过描述自己远离家乡、无法施展抱负的境遇,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故乡的眷恋。
首联“九重无路扣天阍,万里何时返荜门”,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无奈和对家乡的思念。作者用“九重”和“万里”来形容距离的遥远,表现了自己离京赴任,远离朝廷的情景。同时,这两句也暗示了作者渴望得到重用,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颔联“岁晚浓愁催白发,夜来只影落寒罇”,描绘了作者因离别和思念而产生的浓厚愁绪。“催白发”和“落寒罇”形象地展现了作者在面对人生挫折时的无奈和悲伤。
颈联“谁令兴发水云国,独忆春归花柳村”,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水云国”和“花柳村”分别是作者对故乡的美好回忆,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山水的眷恋和对家乡生活的向往。
尾联“知有笔端三昧力,试将些语为招魂”,揭示了作者以诗歌抒发情感的方式。作者认为,只有借助笔墨的力量,才能唤醒自己对故乡的回忆,化解心中的愁绪。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王灼的《次韵任元受除夕》作于南宋时期,这首诗代表了他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情感体验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创作时间大致在宋光宗赵惇、宋宁宗赵扩年间(约公元1190-1200年)。
在这一时期,国家政治相对稳定,但在王朝内部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矛盾与纷争。诗人在这一时代背景下,通过与友人任元受的相互唱和,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人的主要人生经历涉及从政、文学和音乐方面。由于政治原因,他曾两次被贬,流寓各地。这些遭遇使他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促使他创作了许多抒怀言志的诗篇。在这段时间里,他还撰写了著名的乐府评论《碧鸡漫志》,阐述了词的发展历程及其艺术特色。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