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宝峰读驹父壁间诗次其韵二首 其二

标题包含
宝峰读驹父壁间诗次其韵二首 其二
仲氏趣玄远,造诣非尺寻。 谁云干戈际,获睹金玉音。 七日南山雾,一鸣幽谷禽。 依然拂尘壁,愁绝见予心。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洪炎"这个人物的详细信息。可能您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此人在历史或文化中的地位并不显著,因此没有详细的记录。如果您能提供更多具体的信息,例如他的全名、生卒年份、职业等,我将尽力为...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仲氏的兴趣深邃悠远,他的境界难以用尺度衡量。 谁能想到在战乱的关头,却得以听到他如金玉般的声音。 犹如七日在南山的云雾中修炼,又在幽谷中一鸣惊人。 只是轻轻拂去尘土,却可见到他的内心忧愁而坚定。
去完善
释义
1. 仲氏:诗人洪炎的堂兄洪朋的字。 2. 趣:指生活或行为倾向、意趣。 3. 玄远:指深远、高深莫测。 4. 造诣:此处指学识与修养。 5. 非尺寻:喻指学问、才情难以用尺寸衡量。 6. 谁云:表示反问,相当于“谁说”。 7. 干戈:古代的两种武器,后来常用来指代战争。 8. 金玉音:形容美好的言语、声音。 9. 七日:表示时间短暂。 10. 南山雾:形容幽深的境地。 11. 一鸣:指一次发出声响。 12. 幽谷禽:山谷中的鸟。 13. 依然:依旧、仍然。 14. 拂尘壁:指擦拭尘土的墙壁。 15. 愁绝:极度忧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洪炎对仲氏壁间诗的唱和之作。首联点明仲氏的诗歌造诣高深,远远超越一般的尺度。颔联则以干戈喻指战乱时期,而金玉音则是赞美仲氏在战乱中仍能创作出如此优美的诗篇。颈联则用“七日南山雾”和“一鸣幽谷禽”两个形象的比喻来形容仲氏的诗才与作品。尾联则是通过描绘拂尘壁的画面,来表达诗人对此诗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诗人对仲氏诗歌的独特见解和深厚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宝峰读驹父壁间诗次其韵二首 其二》是宋代诗人洪炎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50年左右,即北宋末年。在这个时期,北宋政权逐渐衰落,金国势力不断南下,社会局势动荡不安。 洪炎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父亲洪皓曾任礼部尚书、翰林学士等职位。然而,在洪炎成长过程中,家族遭遇了一系列的变故。先是祖父洪咨夔因直言进谏被贬谪,后是父亲洪皓在金国担任使节时被扣留,直至晚年才得以归国。这一系列的家庭变故使洪炎深刻体会到了世事的无常和人世的艰辛。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洪炎开始寻求心灵的慰藉。他游学四方,结交名士,广泛涉猎经史子集,以期陶冶情操,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在这个过程中,他与陆游、杨万里等一批志同道合的文人墨客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共同探讨诗文之道。正是在这种氛围熏陶下,洪炎创作了这首《宝峰读驹父壁间诗次其韵二首 其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