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海云山
渺渺天宇初,便复有此山。
清晨及兹游,遐想百代前。
来者几何人,当时各为欢。
淑质扬妙舞,哀丝递清弹。
乐事坐如昨,芳岁已屡殚。
向来所游人,落叶不复还。
迥然散远目,感之为长叹。
竹林遥旧所,鹊巢岂昔眠。
念谁常久存,而不任所缘。
破涕聊一怡,山川却萋妍。
未知后世事,谁复当来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遥远的天际刚刚显现,这座山就出现了。
一早就开始游览,幻想着千百年前的场景。
曾经有多少人来到这里,他们各自寻找快乐。
优美的舞姿飘扬,哀婉的音乐接连弹奏。
仿佛欢乐就在昨天,但美好的时光已经流逝。
昔日那些游客,如同落叶不再返回。
远方的景色让人深思,感叹着岁月的流转。
竹子还是那么遥远,喜鹊的巢穴是否还在?
谁能长久存在,而不受世事的困扰?
暂时抛开悲伤,欣赏这美丽的山水。
未来之事难以预料,谁又会再次回来呢?
去完善
释义
1. 渺渺:形容非常遥远或模糊不清的样子。
2. 天宇:天空。
3. 及兹游:到此游览。
4. 遐想:悠远的想象,畅想。
5. 百代:很长时间。
6. 来者:后来的游客。
7. 淑质:美好的气质。
8. 扬妙舞:跳起了优美的舞蹈。
9. 哀丝:忧伤的音乐。
10. 递清弹:传递美妙的音乐。
11. 乐事:快乐的事情。
12. 坐如昨:如同昨天一样清晰。
13. 芳岁:美好的时光。
14. 屡殚:多次消失。
15. 向来:曾经。
16. 所游人:曾经的游客。
17. 落叶不复还:比喻一去不返。
18. 迥然:形容远隔的样子。
19. 散远目:让远方的视野更加开阔。
20. 感之:感慨。
21. 为长叹:发出长长的叹息。
22. 竹林遥旧所:竹林是曾经居住的地方。
23. 鹊巢:喜鹊的巢穴。
24. 岂昔眠:是否曾经在竹林中安眠。
25. 念谁:思念谁。
26. 常久存:长久存在。
27. 而:然而。
28. 不任所缘:不再受命运的支配。
29. 破涕:停止哭泣。
30. 聊一怡:勉强寻求一些安慰。
31. 却萋妍:反而显得更美丽。
32. 未知后世事:未来的事情难以预料。
33. 谁复当来旋:谁能再次回来呢?
去完善
赏析
《游海云山》是一首描绘游览名胜古迹的古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在诗歌的开篇,诗人以“渺渺天宇初”开篇,展现了海云山的壮丽景色,并以此为基础,引发了关于历史、人事的思考。诗人通过描述过去的美好时光,以及那些曾经的游客已经无法再回来的现实,揭示了生命无常的无奈。此外,诗人还通过将眼前之景与遥远的过去进行对比,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尽管人生中充满了悲欢离合,但山水依旧,这无疑给了诗人一丝安慰。结尾两句则暗示了生命的轮回,意味深长。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令人深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游海云山》是明代诗人喻汝砺的一首描绘山水风光的诗篇。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明朝初期,即公元14世纪至15世纪之间。这一时期,喻汝砺正值壮年,人生阅历丰富,对自然的感悟也颇深。
当时的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随着明初统一战争的结束,社会稳定,经济逐渐恢复,人民生活相对安定。这种良好的社会环境为文人墨客提供了较多的出游机会,使他们得以更多地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喻汝砺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艺术才能,创作了这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
去完善